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只要孩子每天有不一样的变化,当父母的都能高兴一段时间,我还记得我孩子第1次学习走路的时候,我高兴得逢人就说,可是孩子第1次学习说话,叫的却是爸爸时,我却满心嫉妒,心里想着非常不公平,明明每天是我在照顾你,为什么你开口第1句话不是叫妈妈,反而是叫爸爸,当时我还怄气了一段时间,不过后来也就释怀了,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孩子开口的第1句话总是会发出类似于“baba”的发音,所以也不能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宝妈们心中都有疑问,孩子一般在什么年纪能够懂得周围人说出的话的意思,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掌握说话的技能。

在不考虑个体差异的情况之下,孩子一般在第8个月的时候,就能够开始理解周围人说话的意思,如果家长足够细心,可以发现自己在叫孩子名字的时候,孩子都会做出一定的反应,如果脑部神经发育比较快,孩子在6~7个月,就可以到达这样的理解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孩子生长到9个月时,孩子对于语言的理解也在逐渐进步,并且开始模仿爸爸妈妈的话语,而且也能够分辨是谁在说话,如果有人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讲话,孩子还会回过头去看着对方,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已经能够用肢体语言和大人交流,直到自己伸起手来,大人都会抱自己。

等孩子长到10个月到12个月之间,孩子已经能够发出一定的声音,比如说叫爸爸,比如说叫妈妈,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完成自己的意思,和别人说分离的时候,用小手挥一挥,就是和别人说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父母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让孩子尽快掌握说话这项技能?做好下面这两点就足够了。

1、多和孩子交流

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现在还不会说话,即便和他多多交流,孩子也给不出自己的回应,所以没有必要太浪费时间在这件事情上,其实就是错误的认知,千万不要小瞧孩子的模仿能力,孩子其实都有开口说话的欲望,每当家长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都在尽力去模仿,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只要家长越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就能越早掌握说话的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给予孩子回应

当孩子能够发出简单的声音时,家长一定要给足自己的回应,这样做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现在孩子理解能力还是有些差的,表达能力更是可有可无,那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增加理解和表达能力,比如说孩子一边发出简单的声音,一边指着某一项玩具,我们可以拿着玩具交到孩子手上,并且口中再说一两句话,比如说:“你是不是想要这个?”当孩子的愿望被满足时,他们就会有更强的表达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