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声说话的家长比大声说话的家长更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功?您是不是不相信?没想到吧?

首先想说的是,这个标题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我们在观察中得到的大致印象,但是不代表绝对,不代表科学性。信和不信,全在自己感受,无需上纲上线。声音大小,在某种程度上讲,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说话声音能够自我控制的家长,往往性格上比较温和,尤其是跟孩子说话能够保持这样的温和的语言的话,孩子的性格呢,也能够不偏激。一个说话声音特别大的家长,往往孩子的声音也会特别大,这种习惯是能够传染下去的。如果仅仅是声音大,还好理解。关键是有的家长声音大了之后,脾气也大,对孩子说话控制不住情绪,结果使孩子的性格也受到影响。不知道,有的家长能不能够发现,自己有时候为了跟孩子强调某个方面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的语音语调就特别大,加重语言,但是最后结果呢孩子还是听不进去。其实这就代表着孩子没有从心里面接受家长这种强加的表达方式有话好好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把话好好说,孩子往往就能够好好听,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和睦的家庭亲子关系,如果一方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和语态,往往孩子也会走得更远。失态失态,首先是从失去语量的控制开始,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语音了,有时候就控制不了脾气了,就会失态了。我们在寒假期间,与平价教育联盟的中小学同学们交流当中发现,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学习比较好的孩子,往往他比较愿意交流,她也愿意交流,就容易充分的交流,这种充分的交流,说话会比较多,说的比较多,他的音调就能够控制,也有的个别的孩子呢,就是说话比较冲,老师问三句,他可能会回答一句或者回答一个词,那么你最后就会发现这一种类型孩子的家长,平时对孩子说话呢,不是说,是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家长很焦虑,这种焦虑是写在脸上,写在脸上之后,最关键的是,嘴巴控制不住。管住自己的嘴巴,才能够管好孩子,让我们一起期待着。

于新春于是说:孩子的进步不是靠大道理讲出来的,都是来自于小道理。小道理是来自于细节,以理服人,靠的不是大嗓门盖住别人,而是温和耐心小声的说话,再加上更多的以身作则为表率。

对孩子上心的家长,不能太上火,而是要更耐心,耐心是上心的前提,让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起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