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木兰》又又又又又又上热搜了!

这部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将于3月27日在北美上映,其幕后的一些故事,也随着上映的时间接近浮出水面。

不过这次上热搜的,并不是因为刘亦菲,而是#花木兰 吻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迪士尼宣布制作真人版《花木兰》开始,观众早就预料到,真人版电影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动。

没想到,连吻戏也被剥夺了。

据外媒报道,迪士尼将电影《花木兰》对包括迪士尼中国负责人在内的中国观众进行试映。

原本有一段花木兰和陈洪辉在桥上的吻戏,但迪士尼中国的负责人表示:“中国人会觉得这样不太对劲”,于是导演就剪掉了这场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国内引进版本的《花木兰》将没有吻戏的桥段。

拜托!2020年了!吻戏出现在荧幕中是不合适的吗?

更让我气到两眼一抹黑的是,还有网友赞成花木兰删掉吻戏。

别跟我提什么“儿女情长”、什么“尊重历史”、什么“巾帼英雄不该接吻”……

花木兰,本质是人,接着是女人,然后才是女英雄。

照你这么说,女人连吻戏都不配拥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电影本没有拍摄吻戏的桥段,那其实并不影响花木兰的整体叙事。

可明明拍了吻戏,现在告诉我要为了所谓“中国观众的喜好”而删除,这就太奇怪了。

我们作为中国观众的喜好,有什么权利“被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迪士尼为了拍摄《花木兰》,的确下了不少功夫。

和1998年同名动画不同,真人版电影尽可能的在还原古代中国的历史。

剧组方研究了古代中国起码五个版本的《木兰辞》,请教了许多文化顾问与研究人员,甚至特地前往中国做调查考证,以提高历史的准确性和文化敏感度。

比如将动画版对立的匈奴人和蒙古人,替换成了柔然族和中国人。

正如电影方所说的:“我们竭尽全力,为的就是对中国文化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要小心翼翼诠释这个故事的同时,意味着必须舍弃一些原版动画里的东西。

比如木须龙,早在撰写剧本的时候就被“踢”出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凤凰。

制片人是这么解释的:

“龙是尊贵和力量的象征,而把它当做一个滑稽的搭档,显然在传统的中国观众这边,显然不是对龙文化最好的诠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李翔也不见了。

动画版中花木兰的挚爱兼司令,在真人版电影中被一分为二:花木兰的导师董和战友陈洪辉。

制片人是这么解释的:

“人们在工作场所的反骚扰意识,促成了这样的角色改动,设置上级对花木兰的爱慕与情愫是不太合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原版中伴随的音乐舞蹈元素,也被真人版电影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不同的方式呈现。

战士在赶赴战场的时候,总不能突然唱起歌来吧。

电影为了能够营造出史诗感,几乎所有的桥段和特技,都采取实景拍摄。

为了还原片中的战争戏,剧组还特地雇佣八十匹马。

看来这次,迪士尼会在《花木兰》进行一场非同凡响的蜕变,呈现出更贴近真实历史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的种种改动,我还是表示理解。

但是删吻戏,是认真的吗?

如果仅因为“中国人会觉得这样不太对劲”这样的理由改动,那作为中国观众的一份子,我不接受这个理由。

重点在于这六个字——中国人会觉得。

“被代表”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一万步讲,或许真的会有比较传统的观众,认为在花木兰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吻戏确实不太合适。

但这无法代表所有的观众,都秉持这样的看法啊。

电影有趣的地方是在于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如今的花木兰不再只是个历史人物而已,背后蕴含的价值难以估量。

更况且,花木兰是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谁都不得而知。

谁又敢说自己创造的花木兰,就是符合史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花木兰就是个IP。

既然如此,花木兰可以是征战沙场的巾帼英雄,也可以是有血有肉、能与爱慕之人互诉衷肠的女子。

花木兰接吻有何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且不谈那些国产古装剧里,男女主角唧唧我我的桥段,有多司空见惯了。

如果觉得吻戏与古代历史文化不相符合的话,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的吻戏,出现在古装剧中?

凭什么花木兰有吻戏就不行呢?

凭什么中国观众“会觉得不行”呢?

凭什么中国观众要接受吻戏“理所应当”被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知道这是个相对敏感的话题,但我作为普通中国观众,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对于电影《花木兰》,我很期待。

但是我,并不想“被代表”。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