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联合商报 记者 刘志 北京报道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在这一年,我国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这一年,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这一年,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这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从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用一笔笔沉甸甸的数据,谱写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和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人均发展水平突破一万美元,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国力继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公报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经济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位居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持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农民工总量29077万人,比上年增长0.8%。月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5.3%之间,低于5.5%左右预期目标。市场价格涨幅总体温和。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低于全年预期目标。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创历史新高。2019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27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6万公顷。工业持续发展。2019年工业增加值317109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2019年末,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2/3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比上年增长71.6%。5G商用稳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

盛来运表示,在过去的2019年,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改革和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新活力不断迸发。

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2593万平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0.2个百分点。2019年教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7%和37.2%。“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微观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19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377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2亿户。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2019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151.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

盛来运表示,在过去的2019年,我国大力推动产业升级,着力扩大内需拉动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区域良性互动机制,我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2019年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优质稻谷面积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10.9%。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2019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和3.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2.5%和14.4%。服务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4%,高于第二产业22.6个百分点。

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弱项短板领域投资得到加强。2019年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13.2%。

盛来运表示,在过去的2019年,全国上下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神州大地的“颜值”和“气质”持续提升,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2019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6.1%。清洁能源使用更加广泛。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提高1.3个百分点。

生态保护改善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扎实推进。2019年,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773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截至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

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

对外经贸逆势增长

盛来运表示,在过去的2019年,我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方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贸发展取得新成绩。

对外贸易稳中提质。贸易规模再创新高。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连续两年超过30万亿元,有望蝉联世界第一。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利用外资继续扩大。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使我国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201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5.8%。自贸试验区引资作用增强,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和增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18个自贸区落地外资企业6242家、利用外资1436亿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15%。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综合来看,在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巨轮坚定前行,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充分展示了大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韧性、潜力和活力。”盛来运表示。2019年,我国坚持共享发展、发展为民,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加快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居民收入继续提高,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社会保障持续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得到加强,为增进民生福祉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