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民种田到底能挣钱吗?这个问题从这几年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大量农田被闲置就能看出答案,即便有一些人搞土地承包,种出来的东西也难以卖起价,慢慢地很多人也打起了退堂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水稻来说,营养价值高,需求量大,按理说不该愁卖,但是据了解,水稻当前在很多地方收购价才1.2元!就按水稻亩产量1200斤算,每亩的收入也才1440元,一般农户拥有水田3至5亩,也就是说五个月的辛勤劳作的收入最多也就7200元,就这还得刨去种子化肥钱。

于是有人就提议将水稻收购价涨到2.5元/斤,这样农民就能增收,但这一提议却立马遭到反对,因为收购价涨了,势必零售价也要猛涨,有人就表示稻谷2.5元,大米就最少要卖到6元左右才不会赔钱,这样一来,大部分城市人都吃不起,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稻谷的例子看,单纯为农作物提价是行不通的,但农作物卖不上好价钱,农民就无法实现增收,势必也要大大降低农民的种植热情。不过要解决这个矛盾,拼多多的"多多农园"模式应该能提供新思路。

据了解,它的这一创新扶农模式有着一系列措施,既要为农民解决眼前的销售问题,也要从根本上"造血",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升级,更深入帮助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保山是"多多农园"的首站,在这里,当地咖啡在"多多农园"措施下,就经历了一次"逆袭"。

保山有上百年的咖啡种植史,产出的咖啡品质优良,但价格却一直上不去,2014后更是持续走低,收购价暴跌四分之三,此后当地咖啡种植就越来越不景气。2018年3月,仅保山从岗一个村就有40吨咖啡豆因价低而滞销!

"多多农园"到来后,走的第一步就是溢价收购,解了咖农们的燃眉之急,让他们实现了真正的丰收。不过虽然涨了收购价,但消费者们却并不会因此吃亏,因为溢价收购还仅是计划开始。

就拿从岗村来说,在拼多多的帮扶下,村子周围新建了多家咖啡工厂,这些工厂将直接对村民的咖啡进行精细化加工。这样一来,从产地收购的农货通过拼多多就能直接来到消费者手中,省掉了多余中间环节,消费者自然吃新鲜的同时能得实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多多农园"还带着专家进村,带着村民因地制宜种植产量高质量好的新品种,原来一亩能卖2000元的农作物,换上新品种后一亩能卖5000-8000元。它还组织大家参与到"新农商"机制中,农民变身股东,年底还能分红,这在溢价收购外又进一步帮助了农民。

保山咖啡并不是个例,在云南文山等地,"多多农园"也发挥了它的巨大功效。收购价上涨消费者吃亏的矛盾解决了,更重要的是,农民们种田能挣钱了,人口流失现象才会减弱,甚至带动返乡创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