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干事;首发:写作其实很有趣微信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2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陕西安康中心医院为抗疫一线人员补助公示,伤了一线职工的心。

表格显示,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天200元、300元两档,最长补助时间为42天,补助金额为12600元。按照公示,补助划分为一档4类和二档1类共5个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知情者指出,名单中包括多名院领导,且其获得的补助高于含支援湖北医护在内的抗疫一线人员。结合公示图,院领导基本都在一万元以上,院长助理也近万。甚至超过了援鄂人员。反之,发热门诊只算二档,才三四千。更有一名护士感叹:天天在一线,但因为手上只有一个确诊病人,出勤只算一天,补助300元。难道自己的命,只值300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这份原本要公示五天的文件,贴出不到五个小时,就在各种质疑和反对声的压力之下,被院方迅速撕掉。

3月3日,陕西安康市中心医院致歉,并表示将重新对医院一线人员补助范围、天数、标准进行认真核定,严格审核把关。这也意味着承认了事件属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补助,歪曲了中央的好政策,涉嫌违法。

2月14日,在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表示,对参加一线疫情防控的医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风险程度等因素,分别给予每人每天300元、200元补助,这个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为了确保这项政策落实好,中央财政已经预拨了一部分资金,下一步将与地方据实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是“参加一线疫情防控的医务和防疫工作者”?谁的“风险程度”更高?谁在一线的时间更长?国难当头,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院领导本身没有持续在一线,却准备发更高的补助金,那么就是冒领“军饷”,也是发国难财。纪委当介入严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补助,是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必须根治。

据安康市中心医院表示,公示“错将拟上报审核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名单公示为补助标准”。结合相关爆料,我们大致可以推理出:

该医院制订抗疫补助标准的工作人员,是按照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的习惯来做的,即:领导责任重,拿得最多;中层干部要担责任,拿中等;普通(医务)工作人员,拿最少。应该说,平时按照“权责一致、一把手担责担风险”的原则,这个标准大家都无话可说。但在疫情之下,生命危险最大的临床“一线”、门诊“一线”,跟领导干部的“责任风险”相比,谁付出更多已经不言而喻。再不动脑筋、不负责任的拿老公式直接套用,能不被喷才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补助,是欺负老实人的习惯做法,不能纵容。

据丁香园论坛爆料,以上公示名单中,标注的医院“领导”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医院院长、副院长等领导干部,如院长陈文乾,副院长董根文等人;二是医院各科室负责人;三是医院行政部门,如控感科。此次,此医院将所有感染病例,都集中在三院隔离和治疗,而这些医院“领导”,大都在总院上班,离三院很远。也就是偶尔会来一线视察一下。有些科室负责人,甚至根本没有去过一线。像控感科,只是布置布置任务,发发文件而已。

还记得疫情爆发之初,张文宏医生那段掷地有声的话吗?

“第一批都是了不起的医生,他们在对疾病的传播性、疾病性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把自己暴露在病毒面前,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医生,所以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响应党的号召,赶赴援鄂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是“听党的话”的人;

服从院方安排,加班加点、在临床一线与死神抢救生命的医务人员,他们是“听单位的话”的人;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直默默坚守门诊、护理等岗位的医务人员,他们是“最听话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次,如果没有个别“不听话的人”的爆料,公示完后,是不是就按这个标准发放了?那些乖乖听话的人,是不是就要流血流汗,再吃亏流泪?

不,我们不能欺负听话的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否则,下一次,谁还愿意做听话的老实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