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华人影星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火遍大江南北,也因此诞生了众多李小龙的模仿者。当时在无论中国内地还是香港地区,李小龙的火爆和受欢迎程度据说堪比后来的周杰伦。著名评论员梁宏达曾讲述了一段有关李小龙、中国武术和泰拳的往事,让人听后不仅感触颇多,同时也能够理解为何现在的传统武术大师登台打擂无一例外全部惨败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梁透露,在李小龙最火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人组织了一场中国功夫VS泰拳的跨界比赛。代表中国功夫出战的是两位香港拳师,一位叫翟光,另一位叫邝汉杰,都是当时香港武林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两人赴客场泰国与当地的泰拳高手进行比赛。

翟光是李小龙的崇拜者,他一上场便模仿李小龙的经典打斗姿势,嘴里还发出和李小龙同样的叫喊声,用老梁的话说就是“连叫带蹦”,结果翟光在泰拳王面前只坚持了不到一分钟,便被踢中太阳穴倒地不起,被担架抬出场外抢救。

邝汉杰紧接着上场,他的水平和翟光半斤八两,也是不到一分钟就被泰国拳手的击肋重拳秒杀,同样是担架伺候,抬出场外急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人将两位拳师的惨败视作奇耻大辱,为了挽回颜面又组织了另一场比赛。这次他们提出选手不能戴拳击手套,因为拳套会影响传统武术一些技法的发挥。泰方欣然同意,只不过他们的拳手还是戴着拳击手套比赛。香港这一次派出了6位武术高手组成的强大阵容,但在泰拳面前仍旧是不堪一击,据老梁说坚持最久的一位选手挺了2分20秒被泰拳手KO,其他人都是早早被秒杀,最快的一位20秒不到就被击出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武术和泰拳的交流逐渐增多,此时的中国武术已经不再派纯粹的传武习练者出赛,而是让散打选手代表武术迎战泰拳。到本世纪初,中国几位最出名的散打王都曾参加过中国功夫和泰拳的对抗赛,其中柳海龙两次击败泰拳王,宝力高还客场KO过泰拳王,但也有苑玉宝和格日乐图两人被泰拳王KO过。

见证过这些经典对抗的老梁就点评道:“中国功夫对泰拳,打来打去就会发现,咱们要赢人家就是摔,就是往上靠,靠点数,很少有大力把对方击倒的时候,使咱们看着不痛快。为啥会这样?因为我们有时候心虚,不大敢跟人家泰拳高手硬碰硬。”

其实老梁的观点也有些片面,全世界各种武术搏击流派有着各自的特点,泰拳以刚硬著称,中国武术散打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如果让散打王和泰拳王硬碰较量,无异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显然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