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上一个最难降服的民族当属车臣人,虽然车臣被俄罗斯纳入版图已超百年,但车臣一直试图独立。苏联解体后,车臣境内的分裂武装就蠢蠢欲动,苏军前将领杜达耶夫率领车臣不断与俄军战斗,他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的车臣共和国。但俄罗斯不公同意,于是第一次战争爆发。而在第一次战争中,车臣武装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此人就是老卡德罗夫,全名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也是现任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的父亲,但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老卡德罗夫却投靠俄罗斯,为何他这样选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重要人物

第一次车臣战争时,俄罗斯打得很艰难,虽然表面上取得胜利,其实是一次失败战争。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外界没有看到“战斗民族”强悍一面,反而车臣分裂分子却给人以强悍印象。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曾是苏军将领的杜达耶夫对俄军战术非常了解,而且车臣分裂武装在与俄军作战中并不吃亏,不与俄军搞正规战争,只打巷战。因此让俄军很难受。

当时车臣分裂武装中,除了杜达耶夫以外,还有马斯哈多夫,不过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那就是车臣宗教领袖卡德罗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德罗夫出生于哈萨克斯坦,6岁时随父母搬回到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生活。卡德罗夫家族是穆斯林,而且他毕业于苏联的宗教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车臣从宗教活动,并开办穆斯林学校,是车臣影响力很大的宗教领袖,曾担任车臣的“副穆夫提”,也就相当于第二宗教领袖。

1991年苏联解体后,杜达耶夫为首的分裂势力宣布车臣独立,俄罗斯没同意。当时俄罗斯正忙于解体后一些事情,顾不上车臣,这给了车臣向独立之路越走越远,1994年,叶利钦决定消灭车臣分裂势力,于是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达耶夫号召分裂武装发起对俄罗斯“圣战”,作为车臣“穆夫提”则认为宗教不应卷入战争,拒绝了杜达耶夫的要求,而身为“副穆夫提”的卡德罗夫则全力支持杜达耶夫,他号召车臣穆斯林参与圣战。

有卡德罗夫宗教势力的支持,杜达耶夫叛军与俄军对抗时,还一度占据上峰。杜达耶夫对卡德罗夫很器重,并想办法让其当上了“穆夫提”,于是卡德罗夫成为车臣最高宗教领袖,他手下也聚集了一批亲信,并建立了自己的私人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杜达耶夫被俄罗斯定点清除后,马斯哈多夫接任车臣分裂武装首领,不久叶利钦与马斯哈多夫签订停战协议,俄罗斯给予车臣很多的自治权,至此第一次车臣战争才结束。

不过马斯哈多夫这个人很好战,他后来与卡德罗夫理念不同。通过第一次车臣战争后,卡德罗夫认为车臣已经成为恐怖分裂分子基地,而且俄罗斯不会放任这种分裂,必然会再次发生战争,那将给车臣人民带来无穷尽的灾难。

卡德罗夫主张车臣不与俄罗斯对抗,但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等人则主张要继续与俄罗斯战争,让车臣彻底独立。

由于理念不同,卡德罗夫脱离车臣分裂武装。1999年9月,车臣分裂武装在达吉斯坦制造事端,此时普京刚接任总理,他决定彻底清除车臣分裂势力,于是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车臣战争时,俄军犹如“脱胎换骨”,战斗力很强,迅速突破车臣占据地盘,打击了车臣分裂势力。当俄军攻打车臣第二大城市古杰尔梅斯时,卡德罗夫号召当地人不要反抗,要支持俄军,于是古杰尔梅斯没有遭到破坏。

马斯哈多夫听说卡德罗夫背叛了车臣,他骂卡德罗夫是叛徒,并宣布解除卡德罗夫“穆夫提”的宗教领袖职务,还缺席判处卡德罗夫死刑。但马斯哈多夫对卡德罗夫也无能为力,因为卡德罗夫身边也有一支很强悍的私人武装,在车臣很有名。

2.投靠原因

那么卡德罗夫为何投靠俄罗斯呢?

从当时情况看,卡德罗夫是一个很清醒的人,不过当时也有很多原因,促使卡德罗夫离开车臣分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复杂的教派斗争。

车臣面积虽小,但此国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而且国内都是穆斯林,属于逊尼派的苏菲派,这支教派是一个温和教派,而老卡德罗夫是教派的领袖。当里杜达耶夫死后,马斯哈多夫、巴萨耶夫两人则是逊尼派正统,他们武装穆斯林参加圣战组织,这一派与苏菲派矛盾很大,其中哈塔卜认为苏菲派是异教。因此,在车臣武装内部,老卡德罗夫的信徒们经常遭到打压,当时车臣内部矛盾冲突很大,老卡德罗夫很生气,因此他决意离开这支武装。

二是车臣独立无望。

老卡德罗夫看得很透,虽然第一次车臣武装他支持杜达耶夫,但那时苏联刚解体,全国都很乱,老卡德罗夫认为独立可能性很大。但当车臣战争爆发后,死了很多人,老卡德罗夫意识到俄罗斯的强大。特别是杜达耶夫死后,老卡德罗夫认为车臣独立已经不可能。

另外,车臣战争中,无数无辜平民死亡,而且车臣经济彻底遭到毁灭,老百姓生活困难。而俄罗斯则有巨大的战争潜力,靠车臣这样的分裂势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最终会被消灭。因此,要让车臣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定,只有向俄罗斯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与普京交好。

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普京亲自指挥,而且他积极拉拢老卡德罗夫,并向他许诺第二次车臣战争后,让其担任车臣总统,并保障卡德罗夫家族的权力和安全。老卡德罗夫很精明,他认为比第一次车臣时俄罗斯给的权力都大,因此,老卡德罗夫坚定与普京站在一起。

3.遇刺身亡

第二次车臣战争后,老卡德罗夫如愿以偿地当上车臣总统,而且普京建立很好的私人关系。但由于当于车臣分裂残余并未全部清除,车臣分裂武装没少对卡德罗夫实施暗杀,但5次暗杀都未成功。

2004年5月9日,当俄罗斯举办卫国战争59周年纪念时,车臣首都格罗兹尼突然发生爆炸案,这次爆炸是针对老卡德罗夫的,他不幸在爆炸中受伤严重而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爆发事件发生后,普京迅速接见了卡德罗夫的儿子小卡德夫,除向他表达哀悼外,普京高度赞扬卡德罗夫是“真正英雄”,认为他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人”。此举也意味着普京要让小卡德罗夫接班的前奏。后来小卡德罗夫成为车臣总统。

在历史上每当俄罗斯有难时,车臣就会反抗。此后车臣能否稳定,与俄罗斯国力有很大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