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作为最为传奇的开国帝王,他能从一个放牛娃、和尚、乞丐变成统一天下的开国皇帝,让这么多人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这不能不说是奇迹。在天下稳定了后,他就封赏了6公28侯,不过晚年的他性格变得多疑厮杀,借着胡惟庸一案杀了上万人,明朝四大案中功臣几乎被杀光,不过有一个大臣就不同了,他在一次次的清洗之下一直善终,一直活到了70岁高寿,此人就是中山侯汤和,为何他能够平安一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汤和从小就和明太祖一同长大,彼此的交清比较深,在战场上汤和一直出生入死,为明朝的建立立下功勋。其实汤和在很早时就已经跟着郭子兴了,那时朱元璋还在为生计发愁,此时汤和并没有忘记曾经的伙伴朱元璋。正是在他的邀请之下,朱重八的命运才就此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军队后,没想到朱洪武的军事才能展现出来,让郭子兴对此很是重用,得到了对方的提拔和赏赐后,他很快就成了汤和的上级,不过军中的人对此不服,不听从朱重八的指挥,但汤和却站在这个小伙伴身边,依靠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和资质摆平了争分,让朱元璋的才能得以继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随着朱元璋的势力不断增加,汤和对自己的发小性格很是清楚,他知道朱重八的疑心病很重,只要比他傻的人才不会被猜忌。因此他经常酒后鲁莽行事,胡言乱语,并在一旁发牢骚。这样一来朱元璋反而不会生气,认为他只是胸无点墨、没有城府罢了,这就是汤和的智慧,可以让朱元璋放心大胆,不会对他太过于提防。再加上他在战场上十分的卖力,没有什么心机,不会培养自己的心腹,这才让朱八重对他很是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开国后,朝廷内部出现了两股势力,一股是浙东集团,以刘伯温为核心,一股是淮西集团,也就是洪武帝的老乡团,不过汤和却从来不会参与到党政的纠纷中,安心做好自己罢了,只关心皇帝,从来不去拉帮结派,也不会和那些大臣们有过多的交流,一心为了朝廷着想,没有留下什么把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朱元璋为了能让朱家的皇权更稳定,他对每个功臣都很忌惮,越是低调的功臣,朱元璋越认为此人正在暗中积攒力量,比如说宋濂就非常的小心,但还是没能躲过去。而汤和发现,皇帝对功臣们手里的军权很是在意。为此,他将家里的100个侍妾就地放走,同时还故意弯着腰,表明自己的老态,并跪在皇帝脚下,提出希望能告老还乡。

朱元璋听了大喜,毕竟他正不知道如何收回兵权,结果汤和就带头回乡养老,这让朱洪武很是欣慰,他立马将汤和老家的房子重新修建,并赏赐了一大笔钱财。而一个武将没有了兵权,对朱元璋来说自然也就没有了威胁,他可以放心大胆的让汤和回家,如此一来自然汤和得以幸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即便是这样,汤和还会年年面见皇帝,为的就是让皇帝放心,自己在家乡没有搞小动作。毕竟刘伯温在很早时就告老还乡,但此人内心还是不忘放权,依旧有自己的亲信势力,这才让朱元璋忌讳,后来只能无奈去京城居住。

而汤和就吸取了教训,每年和皇帝叙叙旧,这样也让朱元璋对此放心,可以说这才是他能平安活到70岁的原因。当然汤和在离世后,明太祖很是心疼,追封他为东瓯王,不得不说他的明哲保身之术很是独道,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