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京都是一座充满了浓郁魅力的风情古都。这里有他魂牵梦绕的自然风光,也有他深深沉迷的历史古迹,是他精神创作的乌托邦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追寻,川端康成才创造出了以京都文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古都》,这篇详细描绘了日本风景名胜和探讨人性、文化习俗的小说一经面世,就以传统细腻之美轰动世界文坛,是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之一;而这座哺育了川端康成成长的摇篮城市也自然而然成为众人追捧的新兴景点,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游客兴冲冲的跋山涉水慕名前来时,也常常会犯迷糊,为什么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典型日本城市竟然和中国的古城如此想象,它们之间是否有什么渊源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当然有。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唐宋建筑看日本 明朝建筑看韩国 清朝建筑看中国 ”。从这句话中,不难发现日本和大唐之间至少在建筑上还是有着很深远的连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7世纪前后,在李世民和李隆基两大君王的治理下,唐朝开启了盛世之年,一度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基于对唐朝的崇敬和仰慕,日本派了大批的遣唐使臣千里迢迢来到大唐,学习先进的文学、艺术和法律制度等。最终,他们不仅学习了唐朝的文化礼俗,甚至还以长安和洛阳为蓝本,将“唐朝古都”搬回日本,复制建造了平安京,也就是现在的京都,作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今天我们才能在京都看到许多具有大唐特色的寺庙和神社,这也是唐朝建筑最集中的景点之一。当初修建之时,平安京在整体规划和布局上,完全仿照了长安的格局来修建。根据地势情况,平安京被划分为城北和城南,城北为皇城和宫城;城南则为外郭城,而外郭城又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为洛阳(左京),西侧为长安(右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后续的发展的过程中,西侧(长安)因为地势低洼潮湿逐渐被废弃,人口便迁移到了地势更高的东侧(洛阳)。因此,如今的京都更具洛阳古城的风韵,日本人也喜欢用“洛阳”“洛城”或者“洛都”来称呼京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夸张的说,日本人对唐朝文化的崇敬之情都体现在这些建筑上,而保留至今的京都古建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因此,也才有了那句“唐宋文化看日本”的俗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京都除了具有唐宋风情的庙宇神社和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外,“艺伎”这种最具日本特色的时代产物,也是京都颇有代表性的文化。在京都的花街,时常能看到穿着华丽服饰,脸涂得煞白的艺伎。不过却鲜少有人知道,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的艺伎起初全部都是男性,他们游走在京町界外,主要在娱乐场所以表演舞蹈和乐器为主,后来才被女性取代,并一直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伎是职业期很短的艰苦职业。一般来说,她们的黄金期只有10年,一个孩子从10岁入行,需要在5年内完成从文化、礼仪、语言、诗书、琴瑟、鞠躬等课程,学成后下海,要先当“舞子”才能转为艺伎,而从陪衬艺伎成为有名艺伎也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一个年轻艺伎的花期最多只有十年左右,而过了30岁之后,她们就只能引退或者做年轻艺伎的陪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在短暂的花期内提升身价,一些艺伎甚至还会周游世界,拓宽眼界,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谈话艺术。因此,很多日本公司在遭遇紧急公关或需要招揽生意时,往往也会一掷千金邀请艺伎前来协助,这些年轻貌美的艺伎不但能运用自己如云春风的谈话艺术化解危机,甚至还能给公司带来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的艺伎行业也进入了萧条期。据估计,目前整个京都的艺伎仅200人左右,而在18世纪的鼎盛时期,京都的从艺人员就多达几万人。而现在,想要见到一名顶级的艺伎,还需要熟人或者名士引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艺伎行业的萧条除了受经济影响外,也和女性思想觉悟有关。在全球女性自主意识觉醒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以取悦男性为主的服务业自然会受到打压,衰退成夕阳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不管怎么说,艺伎行业始终是日本文化中最特殊的一环。为了推动艺伎界的发展,京都也推出了艺伎养老金,企图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保留传统的日本文化。但是在大环境的浪潮下,艺伎行业还是敌不过时代的脚步。如今,那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艺伎形象,也只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