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由UFC冠军张伟丽带来的格斗热潮在中国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关注MMA、拳击、自由搏击等格斗类项目。网民在关注大量关于张伟丽获胜报道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媒体发布的UFC选手赛后受伤惨状的照片。他们不禁发问,这项运动是不是太残酷、太危险了,选手在台上比赛简直是用生命做赌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从事格斗行业近20年的某资深专家对此作出了点评,他认为搏击格斗比赛相对而言并不像一些照片和画面中看到的那么危险和可怕,但为了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赛事组织者还是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关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表示,格斗比赛的死亡概率远低于自行车、马拉松,甚至足球,但想要组织一台正规、安全的搏击格斗赛事,还是要讲求一些原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选手配对不能太悬殊。比赛双方实力悬殊太大是最容易出现危险的情况,举例说明,去年12月在国内的一场低级别搏击比赛中,一位只练了两个月的菜鸟选手被赛事方安排给11战全胜的金腰带冠军做对手,结果这位格斗初学者仅仅30几秒就被一脚踢晕,昏迷20天抢救无效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专家着重指出,不只是类似地下黑拳的小比赛,国内一些有电视转播的知名赛事也经常出现“中国拳王打外国留学生“这样的对阵,“武僧”一龙、“中国队长”付高峰、“少林功夫第一人”释延孜都被曝出曾打过留学生冒充的“外国搏击冠军”。这样的比赛双方实力差距太悬殊,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好在目前还没出现致伤致死的恶性事件,但作为赛事方必须要防微杜渐,一旦出事必定会断送自己赛事的前途,整个搏击行业也会受到波及和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该专家还谈到了场上裁判的重要性,他表示,一位经验丰富的合格裁判,在场上发现苗头不对、运动员有受伤的可能,一定要马上终止比赛。目前看来,国内的自由搏击比赛裁判整体素质较高,但职业拳击裁判水平则参差不齐。例如2017年底国内的一场职业拳击比赛中,一位年仅17岁的选手因在比赛中受到太多重击赛后不治身亡,就与当值裁判的执法尺度有很大关系。当时这位选手在被多次重击后已经无法自主咬紧嘴里的牙套,牙套几次掉落在地,但当时的台上裁判并没有感觉出异样,反而任由比赛继续进行,最终导致悲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