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深度解读

1.考试题型:这部分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经常考查的题型主要是以是识记类和理解类的考点为主。考试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主要的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单选和多选都有可能。一般来说,考察知识点的匹配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理论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相匹配。

2.易错考点:这部分的易错点,主要是知识点的识记,经常考察的是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尤其是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经常会出一些名言或者观点,让大家去判断应该属于哪种理论,这个时候如果不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可能就会比较容易出错。

三、试题演练

1.“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这句话体现了对教育目的所持有的观点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体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1.【答案】A。解析:社会本位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2.法国教育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由此可看出,涂尔干强调教育应( )。

A.促进社会的稳定 B.促进人适应社会 C.促进人本性的发展 D.促进社会的延续

2.【答案】B。解析:涂尔干是社会本位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是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强调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题目描述的是教育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进而去适应社会需要。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教育目的观为( )。

A.教育无目的论 B.科学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3.【答案】C。解析: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所以此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