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的根本不同之处,美国崇尚个人主义,追求个人自由,而中国强调集体主义,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要求思维统一。

在教育方面表现上,美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并设计实验,讲授知识时更注重讲授思维过程,而不追求知识理论的逻辑性和层次体系。中国的教育,重理论知识而轻视思维过程,重视考试成绩而轻视实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中小学包括大学的任何一本理科的教科书,拿出来,都是条理性非常强的,但是这些知识前辈们是怎么思考得来的?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去验证那些理论的正确性?学习这些理论知识以后能从事哪些相关的职业?或者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用?中国的教科书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如果不是为了考试,相信不会有人有兴趣去阅读那些课本。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美国的教育非常强调Independent Thinking(独立思考),Creative Thinking (创新思考),Critical Thinking (质疑精神),而中国强调标准答案,强调服从权威。众所周知,有质疑,才有创新,有独立思考,才能发现事物背后的真相。

校园文化:也是要通过campus visit感受,走一走学校的大厅或是长廊,如果有学生或是老师主动上前和你打招呼,一定程度上表明这是一所校园氛围不错的学校,因为学生从中感到舒适,并且能够大方自信的向一位陌生人问候。

硬件设备/资源共享:学校的硬件设备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学习环境,例如一些高中会在教室提供互动白板提高教学质量,或是还会为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或ipad完成线上作业。

课外活动:众所周知的事,美国教育注重孩子的课余活动与兴趣爱好,特别是在升学过程中,递交一些高质量的课外活动经历,在申请大学时也是加分项。

家长参与感:高中家长委员会的存在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学业,提高自觉性。虽然不是每个高中都有积极有效的家长理事会,但是强有力的家长委员会,从侧面能够体现该所学校实力与生源质量。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和排队也都需要家长的支持与资助,所以家长会人脉关系的利用对于孩子的未来也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