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有多可怕?古代的3大阳谋,明知是火坑也得往下跳,至今无解

历史的进程,从来都少不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少势力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然而在过去,也有著名的三大阳谋,对手明明知道是火坑,也不得不往里面跳,实际上这正代表着计谋的最高境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第一个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战役:“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率领大军攻击赵国邯郸,因此赵国被迫向齐国求救,齐将田忌和孙膑接到命令,率领大军前往求援,他们并未前往邯郸,而是直接趁着魏国都城兵力空虚,进攻大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老家被抄,魏国人只好回国救援,疲于奔命的魏军最终在中途被齐国人所击败,在四大名著当中,实际上也有类似的桥段,《水浒传》里面关胜直接绕过大名府攻打梁山,迫使梁山回援,而《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袁绍也曾经试图用这个计策攻打曹操。那么被攻击的人该如何做呢?如果他们攻击的目标价值很大,还可以背水一战,但是如果大本营损失是自己承担不起的,那还是乖乖承认失败,回援后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第二个阳谋,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说起这个计策,我们首先是想到三国当中的董卓和曹操,实际上这个说法是凉州军阀李傕手下贾诩所提出来的,当时董卓倒台以后,曾经是董卓势力的李傕十分的害怕,他成为了诸侯们众矢之的的对象,李傕原本打算各自解散回到乡下。然而贾诩却建议说:“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李傕等人听从了贾诩“奉国家已行天下”计策,攻击长安,击败吕布,挟持了汉献帝,成功控制了东汉政府。古人是很看重君权的,虽然说挟天子令诸侯有着狐假虎威嫌疑,但是它依然能够证明自己的正统,大家千万不要被演义小说所误导,实际上在当时的三国,曹魏比起称帝的刘蜀和孙吴,接受汉献帝禅位的曹丕名声依然要高许多的。而了“挟天子”的事情,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以周天子的名义,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中央皇权始终是不断加强的趋势,推恩令则可以说是古代统治者最为厉害的阳谋了,秦朝虽然结束了分封制,实际上分封诸侯的想法依然是根深蒂固,迫于局势,早年的汉朝依然是半分封制社会,诸侯依然有着较高的实力,这也造成了后来淮南王、济北王等人的谋反,面对日益强大的诸侯是你,汉文帝时期,贾谊建议皇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具体的办法是,皇帝允许诸侯王将他们的土地封赏给子孙后代,各个都可以称王,而不是每一个藩国只能够有一个王侯。美其名曰“推恩”,实际上这个政策杀人于无形。手心手背都是肉,诸侯有了这个命令,不可能地盘全都留给老大,老二老三也要封掉一点,后来东汉政府更是强制规定,诸侯王的长子、次子和三子共同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侯实际上心里面也清楚,这是变相削弱自己的实力啊!可是朝廷却还是一副“这是为你们着想”的表情,因此他们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了,从此,东汉各地割据的危机,才减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