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MD-4m空降战车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GEN

空降部队一直是俄罗斯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降战车更是俄军的独门绝技,连美军也望尘莫及,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俄罗斯的空降战车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械化空降部队是俄军建设的重点

高难度的空降

空降兵早在二战时期就被广泛的运用,然而直到今天空降重武器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空降1公斤重的物体就需要0.5平方米左右的降落伞,空降一名士兵大概需要50到60平方米的降落伞,而要空降战车这种几十吨重的物体,降落伞更是要大的离谱,很容易成为敌人打击的目标。同时,战车如何完好无损的着陆也是一大问题,由于其重量过大很有可能在落地过程中碰撞使战车直接趴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实现空降战车是非常困难的

空降战车对于运输机驾驶员更是生死攸关的挑战,几十吨的物体在飞机内部移动会极大的影响飞机的重心,这就要求飞行员根据重心的变化来调整飞行姿态,否则飞机很容易失去平衡,甚至可能会机毁人亡。在2013年,美国的一架运输机就因为飞机内部的货物没有固定好,导致了坠机的事故。总的来说,空降战车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分工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在二战后就积极推动空降部队的发展

载人空降

苏联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空降战车的运用,并形成了“飞机先投下空降战车,人再从其他飞机上空降”的空降作战模式,这也是今天美国、中国使用的作战模式。然而这种模式有个最大的缺点,由于空降中的不确定性,车组成员很可能降落离自己战车很远的地方,等他们找到自己的战车时,往往为时已晚,贻误战机。于是苏联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将车组成员直接装在战车里,一同空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最新型的BMD-4m空降战车

1973年,苏联研发了代号为“半人马”的特殊空投系统,并取得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降的成功,但“半人马”系统仍然是风险重重,车组成员被固定在特殊的座位上,一旦空降失败就难逃一死。

为此,苏军开始研制更先进的“列阿克塔夫尔”无平台反推伞降系统。这套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可以使用反推发动机使着陆时的速度几乎为零,大大的增加了其安全性。到了90年代俄罗斯进一步研发了PBS-950空降系统(北约代号“瓜园”),它的着陆系统由原来的发动机发推改为了充气气垫缓冲,更能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近年来该系统进一步改进,现在已经能做到满载员降落,是俄罗斯空降部队的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的空降技术是独门绝技

结语

经历了40多年发展,俄罗斯的载人空降技术已经成为了俄空降部队的独门绝技,即使是强大的美军也不具备这种技术。在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中,俄军就采用了这种空降方式来进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