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松鼠妈咪(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育儿即是育己,做到这“四个不”,才能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领路人。一个人的原生家庭状况,对其一生的生活状态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小外甥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候他刚会说话不久,我爸妈、姐姐、姐夫还有我,每次我们轮流着带他到小区花园玩的时候,都会教他看到认识的人要主动问好,当别人给他东西的时候要说谢谢,那个时候他都会很积极的按照我们教他的去做。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便发现他没有那么积极的跟人打招呼了,别人给零食给他的时候,他也只是笑笑,没有说谢谢。当时想问他原因,可是还太小,沟通不是很好。后来认真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总结出了原因,应该是遇到不熟悉的人的时候,他有些紧张,便变得害羞且不爱说话。

于是,我们便以身作则,每次带他出去的时候,都会主动跟人打招呼,给他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又过了几天后,小外甥又便会了以前积极跟人打招呼,也没有那么怯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从小便在家庭环境里接受各种来自家长、养育人的教育以及影响。

就像宋庆龄说的:“一个孩子的才能以及性格,追根溯源皆受家庭、父母的影响。哪怕孩子长大成人后,接受学校的教育,社会的锻炼,但家庭对一个人的印记是不可磨灭的。”

那么,作为优秀的父母、家长,我们应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呢?

不恐惧:内心没有恐慌,才能得知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1、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是父母自己问题的投射

从本质上来说,孩子是父母的投射银幕,从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其实是父母自己问题的对外投射。而父母害怕看到孩子身上出现太多的问题,其实,是内心害怕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

所以,父母们与其害怕孩子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如从自身反思并修正。

2、当父母恐惧得越多,对孩子的要求也就越多

当你成为恐惧的父母时,你的孩子便很有容易有问题,而随着你的恐惧越大,那么,孩子在你眼中的问题也就越多。当你恐惧时,你就很想通过掌控获得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对孩子事事掌控的父母便是如此,他们不止会掌控孩子所有的事情,还会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成,那么他们就会很武断的判定还是非常的难教育。

当父母完全无惧的时候,孩子才能自由、顺其自然的成长,不会违背他们的天性。

3、不要把孩子当“人质”

如果父母心存恐惧,那么,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他们会在无形中把矮子当成他们获得安全感的“人质”。

一旦孩子没有成长为他们眼中的优秀,他们便失去安全感。孩子其实非常的敏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他。被父母强行规划好成长的道路,人生的方向,他们是无法提出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的。

比起教育孩子,父母的重心也要转移一半到教育自身上。

父母不妨盘查一下自己内心的恐惧,是能好好教育孩子的开始。当孩子处于一个内在具有恐惧感的家庭之中,他也是无法获得内心正真的需要。当你成为一个无惧的父母,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长,他长大以后的智慧与各项能力将得到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动怒:淡定的父母,孩子才会从心底选择顺从

1、父母首先应有一颗安定的心

很多父母都说:“自从养育孩子后,自己也宛如重新活了一次。”因为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又重新审视了一次自己。努力的学会自己开解,使自己能以更淡定、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

父母们只有当自己的心安定下来,才能清楚该如何养育、教导孩子。

2、做淡定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当父母不被攀比虚荣左右,从容淡定的保持自己的育儿节奏。能做到不慌不忙,云淡风气,其实是出于对孩子的充分理解与信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支持他自己去探索、发现,活出自我。

父母们应该认识到,孩子的路,最终都是需要他自己的走的,哪怕摔倒了,也是需要自己爬起来的。淡定对于每个父母而言,也是一门必修课。

3、别让自己的焦虑,影响到了孩子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自家孩子未来不输于人后,父母们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不惜努力的硬拉着孩子快步前行,哪怕是拔苗助长,完全不在意孩子内心所想。这样不仅累坏的父母自己,也让孩子受到无尽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们不可为了自己能获得一个心理安慰,不那么焦虑而强行拉着孩子快速成长。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镜子,父母能保持淡定从容、云淡风轻,孩子也能更加地优秀,更加无忧无虑、更加阳光的成长。

不敷衍:孩子成长中需要满足、重视和关注

1、对孩子不可敷衍了事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当看到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是敷衍的,那么,他也会通过自己的认知与考量,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父母。

所以,父母们不要等孩子养成敷衍的习惯后,才开始后悔,反省自己,那就已经来不及了。

2、认真的向孩子讲解前因后果

父母们需要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规范时,应认真的向孩子讲解前因后果。让孩子了解了缘由后,也更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才可以更快的接受,并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们只是一味地下达命令,用长辈的身份压制,只会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已。

3、做好正确表达情绪的模范

父母们要做好一个表达情绪的模范,开心与不开心都要明确表达,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情绪,才能理解父母的言行,让孩子也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同时也能对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不要做一个喜怒完全看不出的父母,让孩子无法判断情绪的变化,无法理解父母,也不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给父母。

当孩子懂事以后,对于父母敷衍的态度,只会感到反感和抗拒,甚至会觉得父母其实并不爱自己,也不关注和重视自己,感到失望后的他们,亦会选择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父母,以及他人。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都是极其不利的。

不束缚:被束缚着翅膀如何能展翅翱翔

1、给孩子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朋友圈

与他人交往,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可以锻炼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适应能力。通过与不同性格的同龄人交往,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地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在孩子交朋友时,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以及眼光来看待他交往的朋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既然自家孩子选择了这个朋友,那自然是因为这个朋友存在孩子觉得值得学习的优点。

2、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挫折

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哪怕是失败了,面对这些挫折,也能使孩子的抗压能力以及受挫能力得到锻炼。

家长应该学会放手,鼓励孩子直面问题与困难,适时给予鼓励,让孩子勇于挑战。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不要对孩子事事包办,让孩子学会自立、自理。如果犯了错,父母们不应立刻批评,而是淡定的问清缘由,让孩子敢于承担责任。

父母们要慢慢地放手,让孩子从小事做起,逐渐的将责任感培养起来。

不可否认,孩子是有父母带到这个世界的,但是,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便是一个独立的人了,父母应尊重他的人格与思想,更要尊重他的意愿,这样孩子才能对父母敞开心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儿即育己,对孩子养育的过程,亦是父母反思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平常教育孩子的时候,你是否做到不断地反思自己呢?对于育儿即育己你有什么样的见解?欢迎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