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李玫瑾教授的一次演讲,作为青少年领域研究代表的李教授,在该次演讲当中提到了一个论点是:性格教育可能比能力教育要尤为重要。

这一个观点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因为当下很多家长都愿意掏钱给孩子们报一些早教班或者是兴趣班来提升孩子们艺术和能力各方面的造诣。

但是关于孩子们身上的性格教育,似乎被谈及的概率并不大。

那么把孩子培养好,到底是性格教育更重要,还是能力教育排第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孩子身上的性格这一话题,很多家长可能都认为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天生的,如果想在后期把孩子的性格改变掉是很难实现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孩子身上的性格可以在后天慢慢改变,因为有一个词叫做影响或模仿。相信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生活环境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转变生活环境之后,性格发生了极大改变的情况。

所以想改变孩子的性格,在后天教育中完全有可能。

与此同时,家长和孩子们都应该明白,未来生活中一个人身上有怎样的性格,有可能会直接影响自己遇到怎样的命运结局。

记得李教授亲自举过这样一个论句:你看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能力比较强,工作态度也比较好的优秀干部,但是他们在表现优异的同时,却私底下面对一些诱惑时无法克制自己,所以他会遇到种种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李教授还说:我更相信能力这种东西它反而更依赖于自身的天赋。比如说孩子在绘画这方面完全没有兴趣,反而去逼迫他去获得绘画造诣,那么他也许会表现得比较吃力。所以说相比于大家认为性格是天生的,我个人相信孩子的能力反而更倾向于天赋需要。

所以,家长们试图想改变孩子身上的能力问题,不妨可以转个方向,去改变一下孩子身上的性格。

那孩子的性格该怎样培养呢?

不论是教孩子原则也好,还是教孩子规矩也好,你得让他懂这些。像很多家长认为,虽然幼儿园教不了孩子些什么东西,但是可以建立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或者是养成生活良好习惯。因为在幼儿园里有老师教孩子们上课时该做什么,下课时该做什么,遇到人应该怎样打招呼?做错了事情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教学内容,这些就有一定的原则性,这也就是在慢慢地教孩子们什么是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孩子喜欢说话还是先天自卑,都应该告诉孩子:你不论什么性格都要学会与人沟通。在社会当中有很多成年人可能都不善于沟通,也不会如何表达,这可能就和他们孩童时期,没有人教他如何语言表达和教他沟通有关。所以孩子们在成长中就应该获得与人沟通的机会,家长们也可以听孩子诉说,也可以发表意见。另外要尊重孩子们的沟通内容,不轻视不鄙视。

最后是告诫孩子们如何处理被诱惑问题。可能有家长会说,即便是成年人,也不一定会经受得住诱惑,这样的情况又怎么去教会孩子如何理智去面对诱惑呢?

其实正因为成年人控制不了诱惑,所以其危害性之大,就更应该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就要慢慢学习如何抵制诱惑,在理智情绪之下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像孩子在童年时期想要多玩一会游戏,想要多要一些零用钱,想多买一些玩具等等,这些就是控制不了的诱惑。这时可以从孩童时期的诱惑开始一点一滴去教孩子们如何抵制内心冲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不要一味地去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要教孩子用耐心处事,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们想获取一样礼物,应该需要付出耐心和等待,在等待的这个过程当中,你要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自己有本事可以获得这个礼物。

这个世界有能力的人太多了,相信当下的孩子们长大之后,也会遇到社会中各色各样的优秀才能者。但是谁又敢保证那些表现优异的才子佳人,身上真的就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呢?

有能力是孩子自信的底气不错,但是尊重性格与健全人格,才会让孩子们避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