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腾讯2019年财报即将公布。30多家投行对鹅厂纷纷给出积极预判,高盛、花旗、安信等多家投行券商均给出“买入”、“增持”等积极评级,其中小摩给出最高目标价530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积极预期,也给了腾讯的投资企业强劲信心。在今年1月份举办的投资年会上,腾讯公布一组数据:截止2020年1月16日,腾讯总计投资企业超过800家,其中70多家已上市,逾160家成为市值或估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

投资总量超800家,腾讯坚持创造价值是核心逻辑

面对过去一年艰难的市场环境,腾讯投资并未收缩规模。目前,投资总量已达800家,投资对象覆盖医疗健康、金融和电商领域,其中企业服务占到投资的五分之一,彰显了公司开始向产业互联网倾斜的趋势。

腾讯的 C2B 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论:把过去 20 年在个人用户上积累的产品、流量营销、数据,拼装组合成一套方案,卖给企业客户。比如像微信小程序、移动支付、企业微信、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等就成为了腾讯特色的数字化工具,深入链接产业界。

就在 2019 年 10 月份,腾讯还推出「千帆计划」,该计划包括「一云一端三大项目」。这些布局当然离不开外部合作伙伴的支持,所以腾讯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也相当活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三方电子合同领域,腾讯布局了「法大大」,和腾讯云以及企业微信形成联动;在财务税务领域,有发票数字化领域的独角兽「百望云」;在数据服务领域,腾讯入资东方金信数亿元,共建大数据生态体系;在 IT 基础设施领域,腾讯投资并购了三家公司。

除此以外,腾讯还在办公 OA 领域投资了音视频解决方案提供商「小鱼易连」,在行业信息化及解决方案领域投资了纺织产业互联网公司「智布互联」,以及在人力资源领域投资了「BOSS 直聘」等公司。

产业互联网奋起直追,腾讯坚持合作共赢

通过投资和云技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奋起直追的腾讯,早已彻底推翻了“没有to B基因”的论调。

“用户第一、被投企业第二、腾讯第三”,这是腾讯投资遵循的原则,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今年的投资年会上表示,作为“用户第一”原则的实践者,腾讯将助力被投企业打造用户为本的长期文化,并与被投企业共同创造对用户有价值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资布局,打造整个生态产业链,就是腾讯一直以来的策略。面向产业互联网,腾讯需要持续投入资源和能力,与投后公司合作共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美团股价从去年10月份的80港币,已经涨到110港币+,增幅近40%;拼多多从去年年中跌破发行价,目前反弹至40美金上下;京东同样如此,股价从最低点的19美金,同样来到40美金的区间;还有著名的“妖股”唯品会以及58同城,都在2020年来临之际再次破百亿美金市值大关。

这些腾讯投资的“顶尖生”,都与腾讯的核心业务产生了协同效应。遵循合作共赢逻辑,对于腾讯来说,过去十年通过战略投资产生的巨大回报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Crunchbase统计,2019年虽然宏观环境对创投市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腾讯投资的领投数量仍然位居全球第二。

除了财务回报,腾讯对被投资企业的另一个目的是协同效应。这正是战略投资的价值:在钱和流量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由协同效应产生的赋能能力。

2011年,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成立的时候,腾讯市值还不到500亿美金。8年过去,腾讯市值涨了10倍。刘炽平指出,未来腾讯将持续加大投资方面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拓展投资领域。伴随小程序生态和支付平台发展,腾讯将在交易平台及智慧零售等方面投入更大关注度。此外,也将加大海外投资,输出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