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理者都认同一名领导应该具有领导能力,要能为团队设定可行目标、知人善用、获得下属的信任等等。这里说的领导力,主要还是体现在组织层面上,鼓励的是一群绵羊也能有一头猛虎一样的领导来带领。目前,随着时代的变革,信息革命的技术升级潮流席卷了全世界,同时带来了思维和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一些传统行业不是被边缘化就是将要消亡。在巨变面前,以往的领导力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时代需求,迫使领导力的呈现内容发生了“进化”。

一、注重创造性

在企业形成之初,企业需要了解的是企业要做什么,从事什么行业、生产什么,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存在;随着企业的增多,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做什么,更要明白怎么做,即如何比别的企业高质、高效、高产,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产生更大的利润,也就是注重了企业内在的过程管理和控制,这是企业价值链的第一次转移。后来,我们重视了人本管理,承认人是最大的劳动源,重视了企业员工在企业内的满意度、满足感、成就感,即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我们发现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观念又一次受到了颠覆,滴滴的兴起,让我们看到学习以往的经验、吸取以往的教训,从简单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到人性化的管理,已经不能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如何才能实现从以生产为主导到为顾客定制个性化服务这一颠覆性的转变呢?

新概念的兴起,让我们清晰地知道,过去的经验已经不能再被简单的学习,过去的理论都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现在,这是一个可以说是完全崭新的未来的开端。未来在变化中前进,一切都未可知,现在的企业很多都在摸索着石头过河,有的沉没了,有的兴起了。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会发现,兴起者的共通点就是“创造性”和“改变能力”。创造性,就是在开垦出一片拥有肥沃土壤的田地;而改变能力,就是能够清晰知道客户的感知,并改善这份体验,甚至有的时候,这个改变也会成为变革。

二、打造“集体性”

经济环境的大变迁,已经从以往的“产品型导向”转向“服务型导向”。这就意味着,公司和客户之间已经从以往的“推、拉型”转到了“同在型”,这种关系模型的改变和多样化,需要领导者具有不同的管理思维和关系处理能力,同时,如何让全体员工也与客户“同在”,就需要领导者具有建立同化组织环境的能力,从感官感知到内外结合的全面构建组织环境,让员工融入到企业信念中,完成工场即道场的升华,在这里同呼吸共命运。

三、开放的心态

统观在先进的大变革中落后和被淘汰的企业,我们发现他们都死在了故步自封上,也就是领导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固化行为模式。企业在变革中必然会发生升级、转型,行业属性不是限制成功转型的关键,起决定因素的是领导者们。如果需要创造性地带动公司转型升级,领导者们必须能够接受新事物在自己的组织内的自然呈现,一定要能去观察、放下、接纳和转化,用行动来完成新的创造。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有开放的心胸和思维,并善于引导或善于让他人引导所有关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建设性对话,为企业提供一个创新的空间,让新想法、新产品、新模式得以被创造出来。

四、善于激发他人

成功人士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但是导致这个结果的过程是千万种的。过程是达到结果的路径,不具有唯一性,但是有一点却是唯一的,就是对目标的坚定不移性。拼搏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事物都不是干扰,而是帮助他更加坚定目标的佐证和完善达到目标方法的帮助。

一个人的成功依靠的是自己的坚持和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的成功却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如何通过领导的领导力将他人的自主意识激发出来,进而增强他人的发展能力,同时尽可能将所有员工的个人意识与公司的集体意识进行结合,在发展公司的同时让每位员工找到自己的共鸣和定位,这就成了领导者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形成领导者自己的场效应去影响大家,并让他人展现出自己的风采而不是自己的简单追随者。

领导力是内在的能力,是一种魅力,也是一种选择,不同时代对领导力的内容要求都会不同。企业的发展、转型、升级,同时也是领导者的发展、转型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