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网上有一个这样的视频,一个小男孩坐在自家饭桌前哭得特别的伤心,他伤心的原因并不是饭菜不好吃,而是因为桌子上面的饭菜是他辛苦完成的寒假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的开始,窗台上摆着一排绿油油的蒜苗,之后镜头转到了饭桌上的一盘菜。

在吃饭的时候,男孩原本欣喜地发现桌子上有一道菜是蒜苗,还向妈妈表示:“我的蒜苗也长大了,然后就可以交作业了。”

结果妈妈却表示:“这就是你的蒜苗啊,窗台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个突然的消息让男孩一时无法接受,赶忙跑到窗台去看自己的蒜苗,果然已经光秃秃了。

紧接着男孩嚎啕大哭,为自己的作业感到伤心,而他的妈妈却在旁边笑还拍照片,更是令小男孩儿伤心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只是蒜苗,网上也有不少孩子的作业被家长“豪夺”的:

老师要求观察鸡蛋孵化小鸡,结果没等两天,餐桌上就出现了西红柿炒鸡蛋;

老师要求小朋友观察蝌蚪变青蛙,还没等到变青蛙,就被妈妈转手倒进了厕所里面;

孩子辛苦画的“巨作”,转眼就成为了桌子上的垫桌布;

……

孩子辛苦劳动的成果,被家长毁的“面目全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都会不接受孩子的同意,私自处理孩子的劳动成果,虽然有的家长在事后认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对,也和孩子道歉了,但是孩子曾经被伤害过的那一份心却找不到了。

家长在粗心处理孩子的物品时,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受家长尊重,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无关紧要的,让孩子越发的伤心。

波兰著名的教育家科札克表示:其实并没有什么儿童,有的只是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孩子同样。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被尊重时,也会逐渐获得对自身的评价、增强对自我的认知。

家长在尊重孩子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间接的赞赏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同时也在促成亲子之间良好的关系。因此,面对孩子的劳动成果,家长不要粗心。

现如今随着短视频的流行,我们生活当中四处可以看到令人“搞笑”的段子,而孩子也在不知何时成为了段子的主人公,因为大人潜意识当中都认为孩子的反应都是真实的,所以很多有关于“逗”孩子的段子,也一度登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少芬曾经带着,一对女儿参加了《不可思议的妈妈2》,节目当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孩子在自己所喜欢的玩具与“妈妈陪伴卡”当中进行选择。

而姐妹花看到自己所喜欢的玩具之后选择了玩具,而节目组之后告诉他们,因为他们选择了玩具,所以他们的妈妈将会在之后一段时间不能陪伴他们。

两个小女孩眼中透露出害怕,当他们向工作人员索要妈妈的时候,工作人员去告知他们因为当时没有选择那一张卡,所以他们的妈妈已经不在了,之后也看不到妈妈。

两个小女孩儿顿时被吓得嚎啕大哭,控制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旁一直观察女儿们的蔡少芬再也忍受不住,不顾节目的规则跑到女儿们的身边给女儿们一个结实的怀抱。并且安慰他们说:“妈妈没有死,妈妈在这呢,不要害怕。”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姐妹两个人才慢慢地从恐惧当中走出来。

有时候在他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个游戏、一句玩笑话、对孩子一个简单的逗弄,然后逗孩子开心,但却不知道也许在大人看来只是一句简单的玩笑,却很有可能带给孩子的是深深的伤害。

该孩子整体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建设完成时,他们其实还并不具备明确的分辨能力,所以往往会分不清大人的话,到底是玩笑还是真实的,因此也总会将大人所有的话都放在心上,而当大人的话是一句“恶言”时,也许会被孩子深埋在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作为家长,可能我们对于孩子所喜欢的东西无法欣赏,搞不懂为什么孩子有时甚至能够视一块石头为珍宝,其实这块石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家长们却忘了,对于孩子们来讲,世界上的万物对于他们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也是需要一点点进行摸索的。

而孩子在不断进行摸索时,其实也是孩子发展好奇心的过程。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们会跟随自己的好奇心,不断的对世界进行探索,小到路边的一朵小花,大到浩瀚的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每一次不断的摸索过程中,这都是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欲望。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从小就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现在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每天在草丛里面找昆虫,仔细地观察昆虫的一举一动。

而正是因为他这一股好奇,不断地促使他进行钻研昆虫,于是在时间的延伸下,他已经积累了众多的昆虫素材,最终汇聚成一本珍贵的《昆虫记》。

假设在他的小时候,他的父母认为他在收集昆虫的过程中只是一件无聊的事情,甚至还制止他的举动。那么或许如今就不会有这么一本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需要了解,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再不好的东西,在孩子那里却是极其珍贵的宝贝。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需要做的事就是保护孩子这一份难得的童心与好奇心。

家长们都在忙着照顾孩子长大,将孩子打扮的整整齐齐的,请忽略了也需要保护孩子身边的一些小事物,也许这一个小事物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看来却弥足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其抱着“逗弄”的心态捉弄孩子,不如早早的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所作所为,和孩子适当的保持一定的界限,不随意的对待孩子的劳动所得,这样孩子才会在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之下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