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这几年来越炒越热,市场上关于情商教育的培训班越来越多,针对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学前儿童的情商教育也开始被家长们重视起来。很多家长都迫切地想要做好,但却不知道自己情商教育的方法是否正确,有些家长自以为正确的方法,往往是不合适的,甚至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这样也会容易被早期教育的商家所欺骗。儿童情商教育普遍存在的3大“陷阱”,家长们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商启蒙有3大“陷阱”,父母要尽量避开,以免好心办坏事

一、情商比智商重要

早些年很多父母持有“智商为王”的观念,认为孩子只要“智商”发展得好,学习成绩优秀,将来一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越来越多的孩子心理状态出现问题,无法正常人际交往或调控自我情绪,慢慢的大众意识到“情商教育”也很重要,甚至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商主要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程序性问题,比如怎样使用洗衣机,洗衣机坏了应该如何修理。而情商主要用来解决调节情绪、与人交往、关系认知等相关的问题。如在外合租,只有一台洗衣机,如何与他人协调使用洗衣机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的成功,必然是智商和情商相结合的典范。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还要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积极情绪,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进一步促进学习。双商教育同等重要,将两者分离则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情商教育只靠模仿行为就可实现

很多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时,经常告诉孩子这个不可以做,哪个应该怎样去做,这种说教式的教育并不是真正成功的“情商教育”。甚至有很多情商教育早教班的教育方法也是如此。比如说现在父母都很重视的“分享”行为,在情商课堂上,很多老师只是引导孩子将自己手中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去玩,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我要这样做”,或者在分享玩具的时候我应该如何和小伙伴进行沟通。这样单纯的行为模仿无法孩子并没有体会到与人分享真正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商教育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主体验,获得真实的心理经验,从而产生认同感和喜悦感。所以父母不妨在生活中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比如兔子宝宝过生日了,有好大的一个蛋糕,有很多动物朋友都过来给小兔子庆祝,他们都没有吃的,兔子宝宝该怎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情商教育从4岁开始就可以

很多父母会问,既然情商教育这么重要,那我是不是越早开始越好?甚至恨不得去报一些胎教班,不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情感教育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上才可以进行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那需要等到孩子4、5岁的时候再开始情感教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情感教育并非是让孩子系统地上情商课程,更多的教育契机其实蕴含在生活的细节当中。所以在孩子2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情商启蒙。父母可以在和宝宝的互动游戏中慢慢培养,不妨试一试这样做:宝宝有这么多玩具呀,妈妈也想和宝宝一起玩,可以妈妈一个玩具也没有,宝宝你可以怎么做呢?或者通过一些情商启蒙的绘本故事来让孩子慢慢理解情商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莹姨对于我家大宝的情商培养,非常注重,都说2岁时可怕的!但我家却有所不同,大宝在2岁的时候表现得没那么叛逆,但同时又很有自我意识!我总结和一些故事引导很有关系,大宝喜欢听故事,《宝宝情商性格培养绘本儿童睡前故事书学前班》成为大宝每晚的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