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典的三幕式结构又叫戏剧性结构、冲突性结构,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阐释的“故事基本要素”(即开端、中段和结尾)一脉相承,法国剧作家尤金·史克莱伯(Eugene Scribe)将它发展为“结构精良的戏剧”(well-made play)。

“结构精良的戏剧”又被称为“复原型三幕式结构”,注重时间推移的连续感,每场戏都必须透过“描写冲突的本质”而不只是“描写冲突”来推进故事的进程,直到推向剧情的转折点。而结尾会有一个清楚且合逻辑的收场,一切纷纷扰扰的事件又回归平静,社会重拾秩序。

希德·菲尔德(Syd Field)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阐释了“三幕剧结构”理想剧本创作模式,大部分好莱坞影片都遵循这个模式。

在这种结构中,电影必须在开始后的20~30分钟之间设置一个让主角经历的“情节点”,让他/她有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戏剧性需求)。之后,在电影运行到一半左右,角色必须采取争取或反抗,以实现他/她的目标——这是对抗时期。同时悉德·菲尔德也提出,这个"中点"有时以更微妙的转折点的形式,发生在第二幕(即书面剧本的第60页左右)之中,这种对抗往往使得一个主角的命运发生极端的逆转。影片的最后一个阶段则用于描述主角的抗争高潮,最终实现(或无法实现)他/她的目标,表现故事的最终结果。

经典的三幕式结构意味着在电影的一些特定时刻会出现一些有着特定功能的特定事件。

第一幕:建制

第一幕是故事的开端,旨在“铺陈”,相当于“引子”。在这一幕中,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社会背景等,主要人物依次登场。

第一幕结尾时有一个转折点——一场事故或一件“干扰事件”,让主人公脱离现在正常的生活状态。

主角会主动做出一个似是而非的选择,但观众都知道主角之后一定会后悔,因为他做出的只是权宜之计;此时,观众在心理上会同情主角。而第一幕后段的这个似是而非的决定,会让剧本的第二幕变得复杂,因为当主角做出这个决定后,就会有个人无法控制的灾难发生,发生的事情不是主角能掌握的,但他已无法重新做决定,也就是说,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才是他真正的考验,他必须想办法面对并改变。

第一幕的落幕代表了冲突的锁定。

第二幕:对抗

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复杂的人物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主人公为解决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作斗争。

主人公在这一阶段遭受较大的磨难,且对抗的难度逐渐升级,形势和情节变得更复杂,直到事件到达极端荒谬、不可逆转的“不归点”。

“不归点”是冲突升级到敌对人物之间的决定性对抗不再能避免的时刻。在大多数传统的体系里,指的是“第二幕落幕”。

这个时候,故事中所有的线索都汇集到一起,所有虚构的情节、情景,以及关于人性的启示性看法等也在高度的戏剧效果中呈现。

第三幕:结束

第三幕的目标是“解决冲突”。在结尾,主人公会做出一个观众不会做的决定,于是变成英雄,让观众产生崇敬的心态。冲突解决的时刻,也是故事结束的时刻。

如果你愿意,可以给故事加上一个尾声。尾声可以帮助观众从电影的咒语中轻松地解脱出来,或者说,它使观众确信故事没有唐突地结束,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绝对必要的。

“三幕剧”呈现出一个人从开始到结束的旅程,他历经几个重要的转折,外在旅程可能回到原点,但内心一定有所改变。

当然,故事并不是只能以三幕的形式存在,同样也有独幕、两幕等形式。当你使用超过三幕的结构时,你便削弱了有目的地升级冲突的能力。分幕处仅仅成为了叙事高点,而不是货真价实的升级,这正是坚持使用三幕结构的最好理由。

参考资料:丹·奥班农《剧本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