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是有关研究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专家,她在教育访谈中曾说过这样子的一句话: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

近些年,关于孩子有“玻璃心”的讨论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内心脆弱,经不起失败和挫折,一输就闹、一说就哭,一点小小的挫折也经不住。不过,“一说就哭”的孩子,真的就是“玻璃心”吗?其实,可能是家长没做好这4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太过溺爱孩子

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一直以来经历的都是“有求必应”的生活,一旦进入幼儿园开始群体生活之后,父母不能随时跟在身边,孩子的“地位”突然下降就会带来巨大的落差感。

孩子无法接受这种落差,自然就会出现一系列“玻璃心”的反应,比如输不起、一说就哭、无理取闹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没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幸福感”

很多家长脾气暴躁、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给孩子一种很严格、很有权威的感觉,但唯独缺少了一些亲和力和“爱意”。

孩子缺乏“幸福感”,在犯错、失误、失败的时候心里就没有底气,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家长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家长再说两句“重话”,孩子不哭才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经常打击孩子

还有些家长用了错误的方式进行“挫折教育”,从不夸奖孩子,反倒是经常给孩子“泼冷水”,一开口就是: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久而久之,孩子没了自信,内心也会变脆弱。

四、没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一个家庭的氛围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小的影响,如果家长不关注孩子、经常吵架、经常冷战……在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也会更脆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帮孩子建立强大内心

1、选择性夸奖孩子

其实,夸奖孩子真是一门学问,什么都夸孩子会经不起挫折,什么都不夸孩子又会没自信,而中间的“度”实在难以掌握。

水儿妈妈建议,家长可以主要夸孩子的进步、努力和探索,比如夸孩子做事细心、学会了新的儿歌等,少用“你真棒”这样的词,夸得具体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输赢

家长平常面对输赢、成败和挫折的时候,尽量不要给孩子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反倒是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被困难打倒的一面。引导孩子也能用平常心看待输赢,输了就再想办法,而不是沉浸在失败的情绪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其实,就算是成年人在经历挫折的时候也会有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孩子因为挫折而哭闹的时候,家长应该尽量接受。

等孩子发泄完情绪之后,再谈一谈,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将情绪积压太久,反而有利于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通过绘本树立榜样

孩子小的时候通常会有“两个”榜样,一个是家长、另一个就是喜欢的动画人物,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合适的绘本故事,让孩子看看“榜样”是如何面对挫折的,引导孩子强大自己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