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7“牧师”自行火炮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卖萌的砖头

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当时绝大多数炮兵装备的是牵引式火炮,牵引式火炮的缺点在于展开和转移所需准备时间较长、越野性能较差。随着坦克技术的发展,履带式底盘生产的普及,火炮安装到坦克底盘上形成自行火炮的想法得以实现。虽然世界上第一门自行火炮出现于一战时期的法国,但自行火炮发展至初具规模还是在二战期间,二战期间的主要交战国都或多或少地装备了自行火炮。1942年美国开始装备M7和M12两款自行火炮,这两款自行火炮分别代表了美国自行火炮的两条发展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军中的M7自行火炮,可见其环形机枪架

美军机动火力的中坚——M7“牧师”自行火炮

美国在1941年12月才因日本偷袭珍珠港而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其自行火炮的研发起步相较苏、德也要晚一些,不过美国显然注意到了自行火炮这一武器的价值,在正式参战前就展开了相关研究。实际上M7自行火炮的研发并不困难,火炮和底盘这两大组成部分都是现成的:M7使用的火炮为M2型105毫米榴弹炮,底盘则采用M3中型坦克的底盘。改装的思路也很简单:拆掉M3中型坦克的炮塔,并且直接将乘员舱敞开,然后架上M2型榴弹炮。在M7自行火炮的右侧设有一个环形机枪架,装备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用于提高M7的防空能力,紧急时也可用于反步兵。据说正是由于这个环形枪架会让人联想到牧师布道时的教坛,所以M7得到了“牧师”的外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7自行火炮采用M3坦克底盘(后期采用M4),装备1门105毫米榴弹炮

M7自行榴弹炮的战斗全重23吨,其他性能参数大概是M3底盘和M2榴弹炮的结合,最大速度42千米/小时,越野速度约24千米/小时,火炮射程11千米,最大射速16发/分钟。值得一提的是,M7的首次实战是在非洲战场上,美国向英国第八军团提供了90辆M7自行火炮,并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投入使用。在北非战场上M7自行火炮获得了英军的高度评价,以至于英国希望美国能够提供5500辆M7自行火炮,当然这个数量显然不太现实,整个二战期间M7自行火炮的产量也才4000余辆,最终提供给北非英军的M7自行火炮的数量约为800辆。有趣的是英国为了让英军得到足够的自行火炮,让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机车厂参照M7自行火炮来生产自己的自行火炮,蒙特利尔机车厂就使用“公羊”坦克的底盘(实际上也是M3坦克底盘),加上英国偏爱的QF25磅炮(88毫米),造出了英国的“司事”自行火炮,二战期间英国“司事”的产量超过了2000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参照M7设计的“司事”自行火炮,特点是取消了环形枪架并换装25磅炮

美国的“牧师”和英国的“司事”在后期底盘都换为了M4坦克的底盘,虽然M4和M3坦克的底盘差别并不大,但显然使用现成M4坦克底盘生产线更为合理。它们在盟军的作战中提供了重要火力支援,每个美军装甲师都会下辖3个M7自行火炮营,履带底盘带来的机动性优势使它们能够克服崎岖地形,快速抵达前线为部队扫清障碍,同时也可以跟随装甲部队突破,随时为坦克提供火力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2自行火炮,巨大的火炮占据了大部分车内空间

美国大口径自行火炮的先行者——M12自行火炮

虽然说M7“牧师”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M7自行火炮装备的是1门105毫米榴弹炮,这个口径对于欧洲战场来说还算不上是大口径火炮。既然将火炮装在履带底盘上是为了弥补牵引式火炮机动性不足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不选用机动性更为低下的大口径的火炮呢? 这样的想法显然是有市场的,所以美国在摸索自行火炮的发展之路时,除了105毫米的M7自行火炮之外,还出现了在M3坦克底盘上加装M1918M1型155毫米榴弹炮的方案,这个设计后来定型为M12自行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2自行火炮射击时炮组成员必须下车操作

相比于105毫米榴弹炮,要把1门155毫米榴弹炮弄上同样大小的底盘显然难度要大得多。为了容纳155毫米榴弹炮超长的炮管,155毫米只能布置在车底后部,那么就必须将底盘后部原本设置发动机的空间空置出来。为此M12自行火炮将M3坦克底盘的R975发动机移至车体前方,并且将副油箱移至车体两侧。除了需要克服大口径火炮的体积之外,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也是个问题,为此M12自行火炮在车体后部安装有助锄,在射击时需要使用助锄来帮助稳定车身。由于M12自行火炮安装的155毫米榴弹炮实在是太大,所以在射击时乘员必须要下车操作火炮,这对于炮组成员来说可不算是一个好消息。另外,M12自行火炮的车内只能容纳约10枚炮弹,所以M12自行火炮作战时一般需要配合M30弹药运输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2自行火炮装备1门155毫米榴弹炮

M12自行火炮最大的亮点自然就在于火炮的威力,M12装备155毫米炮可以将46.2公斤的榴弹发射到18.4千米外的地方,可以对敌方的工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过由于生产困难,火炮库存有限等原因,M12自行火炮只生产了约100辆,并且没有被立即投入战场,大多数只用于美国国内的炮兵训练。一直到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中,才有74辆M12自行火炮配合同样数量的M30弹药运输车正式驶入战场。这些M12自行火炮为盟军的装甲部队提供了重火力支援,尤其在进攻齐格菲防线的行动中表现不俗。虽然M12自行火炮的生产数量并不多,但它为今后美国大口径自行火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著名的M40自行火炮就是在吸取了M12自行火炮的经验后设计生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M109自行火炮,它证明了M12发展路线的成功

结语

M7和M12两款自行火炮的研发和装备时间都比较相近,但截然不同的研发思路导致了两款自行火炮的境遇也有所区别。M7型105毫米榴弹炮易于生产,简单实用,很快就大规模装备成为盟军二战中的机动火力中坚,但是火炮口径较小也就导致了后续发展的乏力。M12型155毫米榴弹炮虽然设计不够成熟,二战期间生产装备数量也较少,但是大口径火炮在战场当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它才代表了未来自行火炮应有的发展趋势,美军现在装备的M109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