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被誉为大师之道,已经成为班组管理最实用的工具之一。

但很多人不太会写案例,我们知道,案例是身边人,身边事,写案例就是挖掘这些身边有价值的人和事,通过写人来说事,通过说事来管人,写好一个案例,把人和事讲明白,是案例管理的第一步。

在我们做辅导中发现,案例写不好,通常存在这几种问题——

1、简约派,顾名思义,就是简单。一句话案例陈述、几个字案例提问、一行字案例启示,案例主体说不清,道不明,没有多余信息,没有案例发生的背景和情境,没有如实还原案例发生的过程。这种案例,往往导致下面的汇智研讨无法开展,基础信息太少。

2、朦胧派,朦朦胧胧的,如同雾里看花一般,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到实质。你说,这是个案例吗?第一眼看上去像,但是你再往深层次思考就完全没有了,隔靴搔痒。这个问题暴露出来的背后的逻辑是,这个案例整体可能就是一个人操作的,包括简约派也有可能是这样,因为但凡是大家在一起讨论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在实际运作中,大家都注重了案例,而忽略了汇智。

3、豪放派,豪放派的问题比较广泛,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按照案例的模式来写,有写成会议纪要的、有写成报道的、有写成先进事迹汇报的、有写成记叙文的等等。当然,这个问题存在很正常,需要大家慢慢练,不断地纠偏,案例汇智法大家一定要持续下去,这个东西不是做样子、不是交作业,而真的是一个好用的方法,MBA上课就是应用这个方法。

那么,应该怎么写一个案例呢?

1、 找到案例的素材

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是案例的素材。

材料方面,工作日志、会议纪要、安全例会、巡检记录、合理化建议、工作表彰、员工抱怨、上级任务等等。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些只是素材,不能直接成为案例描述,更不能直接是案例,这个问题一会儿在后面具体点评的时候会提到。

具体而言,已发生的安全事件、身边产生的技术难题、身边人员的工作能力问题、身边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班组管理脱节混乱问题、身边未发生的安全隐患、身边的优秀做法(技能、经验、思想意识等)、员工的绝活等等。

2、细化案例的呈现

从侧重点方面,案例可以分为事情案例和人物案例,注意只是侧重点而言,因为有事儿就肯定有人,有人也必须有事儿。无论是事情案例还是人物案例,都要有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经过),只不过人物案例还要有人物的描写塑造。

描述上忌笼统、忌复杂、忌流水账,太笼统了就成为题目了,太复杂了就变成报道甚至小说了,流水账就突不出重点了。

撰写案例只是案例应用的第一步,重点还是在于如何应用,案例如何内嵌到班组日常管理,成为管理工具,而非单纯的学习工具,这点我们后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