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16日央行实行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具体来看,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如何让进一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2018年开始我国的GDP有所下行,2019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各种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2020年我国经济下行趋势可能延续,经济运行不确定性上升。同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一季度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这对我国的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同时对外,美股的熔断,连续两周再创新低,代表了全球的经济由于疫情的影响有了进一步下滑的压力,我们靠对外开放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就相对增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势必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拉动经济增长,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利用定向的货币政策工具缓解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运用LPR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引导整体市场贷款利率的下行,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同事通过一些定向的货币政策工具向整个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了大水漫灌。比如在3月16日,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上一年针对普惠金融的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其中对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的银行释放长期资金4000亿元,有助于引导整个社会降低融资成本,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2.在城市发挥大型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中的头雁作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有效助力复工复产

比如建设银行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推出“云税贷”,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引导小微企业诚信纳税双重作用。长沙银行先后借助长沙市中小企业转贷引导基金,支小再贷款、小微金融债,“无还本续贷”再融资等政策工具,依托“快乐e贷”、“长湘贷”、“企业e钱庄”等科技赋能产品,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累计助推22家民营企业上市。面对疫情影响,地方中小银行发挥快速灵活的优势,积极对接中小微企业,帮助其尽快恢复经营。西安银行商洛分行主动对接,总行及时开辟绿色通道进行授信调查和相关审批工作,用最短的时间落实放款,帮助企业迅速投入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大连银行通过运用央行“支小再贷款”专项信贷政策,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提供不高于近一年期LPR加50个基点的优惠利率贷款。

3.在农村要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作用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地方性农商行可以有效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助推扶贫攻坚工作。政策性银行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山西晋城农商银行建立了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互助补偿机制,采用“政府财政出资+企业会员会费”的形式设立风险补偿资金,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向广大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与市政府合作推出信用产品“诚信贷”,为取得资质的小微企业会员提供最高100万元信用贷款。真正解决了小微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4.保险业要回归本源,发挥保障作用,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经济下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方面要对身体健康收到疫情影响的老百姓提供更多的防疫性险种,降低其负担。目前已有38家保险公司宣布,扩展部分保险产品责任,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保障,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在发展农村经济以及绿色金融时,保险公司也要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来助推农村的扶贫攻坚工作。比如2019年上半年,全国农业保险为1.1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约2.57万亿元,为1500.52万户次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03.09亿元。

综上所述,通过金融政策的支持,各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保险机构的合力,能够有效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三大攻坚目标的实现,保证我国经济在在当前的压力下仍然能够实现高质量增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