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友们周二快乐

离周末又近了一天

今天来翻翻设计大师的日常

送给甲方爸爸的

不只漏风漏雨,还有爱恨情仇

(当然,设计理念必须是值得深思的!)

各位大师是存在于书本著作中不可忽视的灯塔

干巴巴的设计理论读起来总会不自觉寻找周公

但是

八卦、讲故事就不会了

让后世作为打卡地的各类建筑

背后的故事你也可以知道一下

毕竟能直接八卦设计大师的机会不多

说实话,这么说设计大师还是有点小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从未烂尾、业界口碑良好的现代设计大师的问候

别墅不是你想住,

想住就能住

萨伏伊别墅-勒·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萨伏伊别墅,这座别墅在20世纪的经典建筑中,一定是排在第一位。因为它在当时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代其他的建筑还是很复古的样子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这么现代的住宅。

这座别墅能够强力证明柯布西耶的建筑观点: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以及横向长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底层架空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顶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由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向长窗

这个建筑本身是现代主义“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宗旨,面对的客户主要是平民大众,造价低廉,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

可是谁能想到房子的设计被富豪萨伏伊女士看上了,高高兴兴成为了柯布西耶的甲方。但是在建造过程中,柯布西耶不顾萨伏伊一家的抗议,坚持使用平顶,因为平顶的造价更低,更易于维修而且夏天更凉爽,而且萨伏伊女士还能在上面做做体操,免受底层的潮湿。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萨伏伊一家住进去一个星期之后,房子开始出现质量问题,屋顶开裂,到处漏水,不仅免受不了潮湿,家里就像水帘洞,孩子也因此得了肺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水流进了大厅,雨水在斜坡上流淌,车库的墙壁全潮了,雨水甚至流进我的浴室,每次下雨这里都会发一次洪水。”

萨伏伊女士在别墅正式完工的六年之后,将她对这个平屋顶的感受在一封信里说了出来,一番交涉后甲方告诉柯布西耶,“如果不维修好房屋,就不付清账单,准备诉诸法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是二战爆发,萨伏伊一家飞离巴黎,柯布西耶才免于因设计了他那个巨大的无法居住的家居机器,而跟他的客户对簿公堂。

亲近自然就是要住到大自然里

流水别墅-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设计史和建筑史中不可不提的流水别墅也很热闹。1934年,德裔富商考夫曼在熊跑溪买下这片地方,请赖特设计一座周末别墅。而设计者赖特的草原式住宅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自然,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水别墅听名字就知道,直接让建筑和瀑布、山体、植被融为一体,把瀑布搬进家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方在开始定的是3万美金的预算,看过方案之后直接追加到15万美金。面对甲方的需求,赖特没有做不到,如果有,那就让甲方改需求。考夫曼最初的构想是把房子盖在瀑布的对面,坐在房里可以欣赏瀑布。赖特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要把房子盖在瀑布之上,瀑布声可闻而不可见。

作为一个周末别墅,野餐看风景什么的必不可少,所以造了个19米的混凝土悬臂,高达5米的承重结构悬挑在湍急水流旁的岩石上,成为考夫曼家族野餐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空间结构设计无比巧妙和大胆,还是抵不过地心引力的作用,悬臂结构存在坍塌的风险,甲方住进去以后每年都要测量坍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在瀑布上的好处就是平常不仅听得到瀑布的水声,而且到了汛期家里也跟瀑布一样,这谁顶得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老考夫曼去世不久之后,儿子就把流水别墅捐了出去。自2001年开始维修后,抢救流水别墅耗资高达1150万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会削弱赖特作品的建筑魅力,每一个作品都令人惊艳。

来自纽约的结构工程师 Robert Silman 负责流水别墅维护项目,他已经参与了七栋赖特建筑的维护工程,这可能就是偶像的力量。

甲方乙方的“革命情谊”

范斯沃斯住宅-密斯·凡·德·罗

单子签到手,还要带甲方一起走的密斯·凡·德·罗前来报道。“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设计名言就是从他这里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代有着赖特、柯布西耶等等著名设计师,这位甲方为何选择密斯操刀设计她的住宅呢?这位神仙甲方是什么来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斯沃斯

范斯沃斯是一位42岁的单身医生,在一次晚餐中两人结识,甲方范斯沃斯想要找人设计一个亲近自然的度假别墅,乙方密斯想要做点新东西,二人一拍即合,开始着手建造设计史上的经典建筑——范斯沃斯住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单身多金,一个成熟有才,甲方乙方的关系很快就得到了升华。

听说过婚前一起装修的,没听说过婚前一起盖房子的。仗着甲方是女友,密斯的工期是一拖再拖,预算一加再加。房子终于建好了,女友快崩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密斯眼里,这座建筑是他设计美学思想的一部分,是其对结构与空间极简表达的极致体现。

利用8根白色工字钢立柱定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悬浮于天地之间,向四面敞开。建筑四周由玻璃环绕,营造一种极致的通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透到让女友觉得毫无隐私,没有任何私密性可言。没有足够厚实的墙体,冬冷夏热,睡觉、吃饭、生活都要在这个“透明盒子”中进行。而且建筑虽然底部应进行了抬高,但是密斯没有预料到,在汛期房子还是被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密斯完成了自己的实验作品,使命结束,不顾范斯沃斯的居住体验,催她结款。

建造完成后花费7.3万美金,比预算足足多了一倍,范斯沃斯后悔了,她不想给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密斯把女友告上了法庭,还说了一句经典的辩词:“雇主本想与我在此终老今生”,这个手分得很不体面,生活果然比电视剧精彩多了。

“我建议你不要上厕所”

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

今天最后一位设计大师安藤忠雄,有着他和他自己骄傲的倔强。一位敢于当拳击手的货车司机在周游世界之后开始对建筑下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吉的长屋是安藤忠雄转型建筑后的成名作,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当时这个项目获奖时,评委会非常中肯的说了一句:

“其实这个奖项应该颁发给居住在这间房屋的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是一个占地面积只有33.7平米的小建筑,把用地分成三等分,中间的部分做院子,两边的部分做房子,人通过院子里的室外楼梯上到二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部设置的庭院,不管从起居室还是卧室想要去厨房或是卫生间都要穿过这个庭院。庭院引入了风雨,引入了四季的变化,却也让这栋建筑变成了一个能明确感受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居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这个房子中间是露天的,下雨下雪刮风等等恶劣天气怎么办....
房子的主人也有同样的疑惑:晚上天冷下雨的话怎么上厕所呢?安藤大师是这么回答的:

“下雨打伞,天冷加衣,再冷点就忍着,

再不行建议你不要上厕所。”

耿直且倔强的解释,让甲方哑口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吉的长屋改造前后立面对比

安藤的设计理念在当时是新颖的,而且相比原先又窄又暗冬冷夏热但是储存空间大走路方便的房子,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这个虽然下雨要打伞,但透光通风的住宅吧……

建筑是传递设计师设计理念的物质载体

在设计的角度来说

以上作品都是十分经典的大师巨作

他们的设计理念非常值得后人借鉴吸收

但是人们的居住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好看却不好住的房子

你觉得算不算好建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