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声细语原创,欢迎个人评论转发分享

以前父母最想培养孩子两种“商”分别是智商与情商,随着生活中常常发生青少年负面事件,让家长们逐渐意识到属于孩子的“玻璃心”,现在又多出了一种商叫做“AQ”,来帮助来自在逆境中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Q是Adverslty Quotient的简称,全称叫逆境商数,也就是家长口中的“逆商”。

逆商指的是:人们摆脱困难和逆境的能力

AQ和IQ、EQ被成为“3Q”,这3Q说的是“逆商、智商和情商”,但是家长们只注意到了孩子的“IQ和EQ”却忽视了孩子的“AQ”

AQ最早是由美国的职业培训师所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在遇到逆境时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青少年负面事件的增多,许多孩子在困境或者逆境时都会选择放弃的想法,有些孩子更是选择了轻生,这让家庭乃至社会都陷入了悲剧当中。

如今“AQ”的到来,成为许多家长十分关注的话题,但是家长却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AQ”,往往最后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式。

相信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AQ时,都会选择“挫折式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在挫折中成长,那么以后将会有面对挫折的能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赛里格曼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现:他将狗放入一个封闭的牢笼中,然后对狗施加电击和噪音,最开始的时候,牢笼里的狗会在里四处逃窜。

可是,经过多次试验后,当狗狗再次面对电击和噪音时,它已经不会逃窜了,甚至把门打开它也不会选择逃跑,当人们以为狗狗已经在逆境中成长时,却发现它正在呻吟和颤抖,已经放弃了抵抗,选择了认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里格曼效应在心理学上被称作“习得性无助”,表达人长时间经受挫折后,不但无法激发动力,而且还会放弃反抗,接受命运的安排。

从赛里格曼的试验来看,挫折并不会让人振奋,甚至会让人放弃抵抗,尤其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本来弱小的心灵会变得更加的无助,严重时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动力和渴望。

对于“AQ”大多数的家长都存在这样的误区,家长们会认为逆商一定是在逆境中所激发出来的,但事实真正能帮助孩子养成或者激发逆商的却是“安全感”。

要知道,挫折最害怕的词语就是“克服”

当孩子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时,那么他们的“逆商”也就完全被激发出来。

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就是在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全感是父母给予孩子克服困难最大的帮助。

举例:幼儿园举办亲子运动会,每个孩子都想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可是偏偏这个时候小明的家庭在运动会上出现了意外,小明意外的摔倒让名次跌落下来,不过从小就被父母用“安全感”包裹的小明,想起了妈妈平时鼓励自己的话语“面对一切困难都要学会克服”,于是小明坚持的完成了比赛。

具备足够安全感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他们也不会选择放弃,因为在成长中,父母已经教会了孩子克服困难的方法。

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曾表示:安全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础,早年安全感缺失的孩子,不仅会有性格障碍,成年后也会饱受内心冲突的煎熬,成为“神经症人格”。

所以,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拥有足够的安全感,便会让孩子充满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孩子安全感的培育,很多家长都是似懂非懂,甚至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安全感就是让孩子在任何事情上得到满足。

其实,如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就要从孩子还是婴儿期说起。

儿时的安全感,来自父母之间的依恋,而这个依恋指的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起的情感基础。

宝宝从妈妈的腹中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出生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认识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可爸爸妈妈培养感情。

这种依恋的情感,父母在孩子1岁左右时可以体会的非常明显,如果是由妈妈成天照顾宝宝,当妈妈离开宝宝的那一刻起,孩子就会哭着不停,要去找妈妈,这就是亲子间的“依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家艾斯沃斯曾经把依恋分为三种,分别是“安全型依恋、抗拒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在这三种依恋中,安全型依恋成长的孩子,心理最为的健康,也非常容易得到身边小朋友的喜爱,也是人缘最好的一个。

安全型依恋成长的孩子,会把母亲作为自己的基地,在慢慢的去了解周围的环境,母亲在身时会显得特别有安全感,而母亲离开时,他们的内心会十分的悲伤,这也是安全感充足的一种表现。

所以培养孩子的逆商,首先要培养孩子成为安全型依恋,而孩子的安全感的来源,就是家庭和父母。

1)多留意自己和孩子分开时的表现

很多家长都会面临出差或者去外地亲戚家的时候,这时会把孩子放在自己父母家,让爷爷奶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帮忙照顾。

当你从外地回来和孩子见面时,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拥抱,这个拥抱也是在告诉孩子,妈妈回来了。

随后,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恢复适应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家长要多多留意孩子的表现,当这个适应时间越来越短时,也就是说明孩子的安全感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快速回应孩子的需求

快速回应孩子的需求,是每位家长都应该学会的。

孩子从小到大总会出现负面的情绪,这时家长要去了解还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然后快速的给予回应。

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撑,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3)不要突然和孩子玩“逃避”

孩子小的时候,会把妈妈爸爸当做自己的唯一,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去选择妈妈和爸爸。

但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麻烦时,家长一定不要玩“逃避”,父母的逃避行为会在孩子的内心深深留下烙印,甚至会让孩子丢失安全感。

4)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

有些父母因为上了一天的班,身体和心理都充满了压抑,回到家时会把心中的不满对孩子宣泄出来。

而此时,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却被父母一顿说,这样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一种“害怕”的情绪,以后任何事情也不敢和父母去讲,久而久之会破坏父母和孩子之前的关系,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正确表达爱意,多多去鼓励

身为父母,要学会对孩子正确表达爱意,让孩子真真正正的可以感受到父母喜欢自己,疼爱自己,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也要及时的去鼓励孩子,面对挫折一起承受,这样教育孩子才会培养出充足的安全感。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AQ”,家长一定要从安全感入手,不要再用“挫折式教育”了,频繁的使用“挫折式教育”,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动力,失去信心。

而且父母一定要保证家庭的完整和谐,只有良好的家庭氛围,才会更有利孩子的成长。

对于孩子“AQ”的培养,家长一定不要着急,慢慢积累安全感,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Q”一共分为三个等级,你看看你家孩子属于第几级呢?

低级:一旦遇到事情就会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难以持之以恒。

中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能力去面对事情,但是到后来还是没有成功,产生了失望的心态。

高级:这种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多样化的,可以很好的去看清问题的前因后果,尽可能找出对自己有利的方案,不会轻言失败。

“看完点赞,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