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几天,我去朋友家里看望朋友。朋友的孩子已经5岁了,而且他很调皮好动。我进了朋友家门之后,朋友的孩子便拿着玩具飞机围绕着客厅跑。跑着跑着,小孩子把摆放在客厅里的一个花瓶给打碎了。

我以为朋友可能会发火,或者指责一下小孩子的行为。出乎我的意料,朋友只是大声地喊了一声:"别再乱跑啦,你看看你,都把花瓶给打碎了。"说完,朋友满脸歉意地对我说:"等一下啊,我先去打理一下。"

然而,在朋友说完之后,孩子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还是独自玩自己的玩具。我对孩子说:"你要不要要不要去帮一下妈妈呀?"

听到我说的话之后,这个孩子还是没有理我,只是摇了摇头说"不去"。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问朋友:"你这样是不是太纵容着孩子啊?他好像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诶。"

朋友无奈地说:"诶,没办法,我也说过他几次,但是他不高兴,甚至还撒泼。算了,孩子还小,长大后他就会变得懂事了。"

我相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重要的是,父母在看到孩子犯错之后的态度。有些孩子在犯错之后习惯性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采用各种方式让父母"放过"他们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父母教育孩子的心情开始动摇,那么,这时父母就必须清楚"漏斗法则"。

"孩子还小不懂事":父母逃避教育的方式

"孩子又犯错了!孩子又调皮捣蛋了!孩子又叛逆了!"

"没关系,孩子年纪还小还不懂事。"

可以说,上面的对话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当孩子犯事的时候,每当父母无可奈何的时候,父母总会搬出这句话。似乎,孩子的年纪成为孩子所犯的错误的一个保护伞。

从本质上来说,"孩子还小不懂事"这句话反映了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

1、 父母的借口,逃避问题、安慰自己的方式

当别人听到这句话时,别人好像是可以理解父母的。事实上,父母说的这句话也是在安慰自己、是在逃避问题。

父母必须要承认一点,那便是有些孩子真的很调皮、很好动,甚至很不可理喻!似乎无论父母怎么劝说孩子,孩子似乎都无法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都会产生无可奈何的情况。这时,父母很容以以孩子的年纪为借口,来安慰自己,告诉自身,"并不是我无能,只是孩子年纪还小,长大后孩子就会变得懂事了。"

是啊,这样一说,父母的心情就变得轻松了。有了这样的借口,父母就不用再去花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去解决孩子的坏习惯了。

2、 错误的传统教育方式: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就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吧",这是很多父母心中的想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父母也看过一些新闻:考上名校的孩子都是有自制力的,父母几乎没有插手孩子的学习生活,孩子就主动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但是,父母可别忘了,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教导,正是因为孩子在幼年时被父母纠正了自身的错误习惯,长大后孩子才养成了正确的行为习惯,也就有了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

若是父母在孩子幼时便直接放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那么孩子长大之后肯定还是一团糟。

"漏斗法则":学会"先紧后松"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什么是"漏斗法则"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漏斗是长什么样子的,漏斗有一个大口和一个小口。这个大口和小口便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将教育分成两种方式:

1、 大口进,小口出:即"自大到小、先松后紧",意思是指在孩子幼年时,父母不怎么管孩子。由于失去了管控,孩子慢慢变得不受控制,并且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

结果,等到父母看到孩子这副场景,想要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孩子已经不再听信父母的话语了。这时,父母再想教育孩子,已经变得很困难了。

2、 小口进,大口进:即"自小到大、先紧后松",意思是指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严抓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孩子就能够运用自己在年幼时培养的良好习惯来约束

自己的行为。这是被普遍推崇的教育方式,但是,比起上一种教育方式,运用这一种方式去教育孩子,需要父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最终父母得到的教育成果也要比上一种教育方式好得多。

那么,究竟"自小到大、先紧后松"的教育方式,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1、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孩子形成错误的行为

若是父母严格对待孩子的行为习惯,这就意味着父母必须要经常关注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出现不良的行为、或者出现错误时,父母必须要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避免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每当孩子出现错误时,父母都能及时纠正,孩子就失去了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2、 品行端正,培养不骄不躁的性格

其实,孩子能够从父母"紧促"的教育方式中获益更多的,应该是有关性格的塑造。"漏斗法则"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端正孩子的品行,培养孩子不骄不躁的性格。

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一段时期里,父母用一种比较客观理性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就失去了耍赖、撒泼的机会。

也许一开始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行为,但是随着孩子年纪的增大,孩子就会慢慢地发现父母的严格管教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这时,孩子内心会更加感恩父母。正是父母的管教,对于自己日后行动力和专注力的形成带来很多好处。

理性运用"漏斗法则",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何运用"漏斗法则"来纠正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里有几个小小的建议:

1、 学会约束孩子的行为,教给孩子更多的技能

首先,父母必须要有意识地去约束孩子的行为。这里的"行为"是孩子的错误行为,不是孩子的生活轨迹。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内心比较敏感脆弱,当父母指出自己的错误时,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破坏,便会变得很难接受自己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情的出现,父母最好提高告知孩子一些生活的"技能",让孩子在遇到相关情况时,能够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比如说,公众场所不能大声说话,不能随地吐痰。

但是,如果孩子在提前被告知之后,仍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那么,父母就必须严厉一点,告知孩子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或者让孩子直接体验错误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让孩子长长教训。

2、 学会记录孩子的错误,培养知错就改的习惯

其次,父母可以让孩子记录一下每一天自己犯下的错误。其实,这也相当于对自己一天的一个小结。然后,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写下这个问题会带来的后果,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今天孩子因为在客厅乱跑而打碎了一个水杯。那么孩子先是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写下后果:"妈妈浪费时间去收拾这个杯子,还要花钱去买一个新的杯子。要是不小心碰到这些碎玻璃,那我就完蛋了。"

解决方法:"下次可不能随便地在客厅里面乱跑了!"

通过记录,也能加深孩子对于错误的认知。

3、 学会放手,尊重孩子的意愿

父母必须要学会衡量什么时候去管教孩子,什么时候去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父母要学会聆听,聆听孩子心中的想法,对于父母教育方式的思考,以及其他的一些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能够让父母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还能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当孩子看到父母愿意听取自己的建议,那么孩子将会更加愿意与父母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

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必须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兴趣爱好。如果孩子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大多是与父母的初衷是相反的,父母也不要直接去反对孩子的想法。

不如多多换位思考,留给孩子一些喘息的空间。

父母应该谨慎地利用"漏斗法则",学会自小到大、先紧后松的教育方式。端正孩子的品行,塑造孩子的性格。这样一来,孩子长大之后会更有分寸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我是珊珊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