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是带头下馆子,现在是大发消费券。

疫情对经济造成了影响,地方官员因此都在琢磨,自己该做点什么。抄作业当然是最不费脑子的。既然发券的地方,在网上收获了好评,更多的券,估计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官员带头下馆子,我是不反对的。不用解释,这当然是作秀。但在某个位置上,就要扮演好某个角色。如果不浪费公帑,自掏腰包,就是必要的作秀。有没有用先不管,不跟,很可能被质疑懒政无作为,所以,像这种秀,不妨跟一跟。哪怕挨骂,至少也是一种宣传。

但发消费券的做法,要不要跟呢?我的建议很明确,别跟。因为这是必然要浪费公帑的,不可能哪个官员自掏腰包,给市民发消费券。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准备要开骂了。尽管摇号大概率肯定摇不到,但只要有摇到的可能,我这么说,似乎就是坏了他们的好事。如果你真的这样想,很有必要继续往下看。

首先来分析下当前的经济形势。简单说,是不是面临着经济危机?如果不是,大家仅仅是因为疫情而不敢出去消费,那就没什么好刺激的,或者说,刺激没有必要。只要适合外出了,大家该消费自会消费。反过来,如果大家都觉得还不适合外出,那你给我一张消费150免100的餐券,我也是不稀罕的。

第二种判断,假如眼下确实经济问题很大,甚至面临从繁荣走向萧条的可能。这总该要刺激消费了吧?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消费没那么容易被刺激到。把一个群体的消费挪给另一个群体,把未来的需求挪到现在,没有实际意义;更有可能,只是制造了收入增加N元的错觉,实则不过变相调高了价格。因为政府发消费券,商家降价促销力度会减弱。假如没有这N元券,价格降低的幅度没准儿还要更大。

另一方面,我正在读的《美国大萧条》告诉我们,刺激消费只会延长萧条期,并且加剧萧条程度。具体的经济周期理论,一两句话说不清,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简单打个比方,一个吸毒成瘾的人,继续给他毒品,他的确会接着爽,但这会害了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戒毒。

关键的关键,政府发消费券总归要钱,而政府本身不赚钱,钱从哪里来?要么超发货币,要么增加税收。总之,天上不会掉钱。地方政府没有印钞权,主要从税收中解决。财政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消费。自己少花一点(少收税),让民众多花一点(藏富于民),当然更有效率。问题是,把税收了然后发券,限时间限领域消费,这种有计划的集中花钱,效率同样很低。

眼下比发消费券更重要的,是要保住大家的饭碗,让大家都有工作,口袋里有钱了,消费自然会恢复;可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企业都能撑得住,能够好好活着。要帮助企业活着,对政府来说,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减税。大发消费券的必然结果是,它会压缩减税的空间。因为政府不赚钱,以发券方式花掉的钱,只能以收税方式补齐。既然如此,直接减税岂不更好?

碰到天上掉馅饼,脑子里先打问号,这是个良好的思考习惯。那些容易被骗的人,常常忘了这个,满足于看得见的,忽视或者没能力思考看不见的。比如某某保险给你打电话,说你是被选中的优质客户,要给你发奖,一二三说一堆;不去想想天上掉馅饼的可能性,你就发现不了,她其实只想以奖品形式,再卖你一份保险,或者忽悠你办个卡什么的。

对任何天上掉馅饼,都要善于打个问号。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养成这个思考习惯,生活才能多得一份智慧,少吃一点亏。

更多好文,在公号“舒圣祥专栏”等你哦,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