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卞利利是洛阳市孟津县横水镇上院村人,今年34岁的她已经是孟津县启明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创立几年,这个合作社不仅年利润已经达到20万元,还辐射带动周边8户农户养兔,并被评为“洛阳市巧媳妇创业示范基地”,卞利利本人也被评为“孟津县向上向善好青年”。

外出经商开眼界,返乡创业女儿情

2003年,卞利利和她的爱人杨曲曲在太原做过服装生意。通过用心经营,她们的生意还算不错,一年也能赚五、六万元,家庭生活应该也算可以。虽然生意顺利,但每次想起两个孩子都在老家上学,还有老人也需要照料,她和她爱人始终放心不下他们。思前想后,她和爱人商议要抓住机遇,趁着年轻,回到家乡努力拼搏创业。

2011年底开始回乡创业,经多方考察从事养兔业至今。由于曾经做过服装生意,在创业前她便仔细考察了孟津县的农副产品市场。最终综合成本与利润等因素,卞利利发现肉兔养殖是个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

’经过与亲戚朋友们交流过意见后,到重庆、广州等几个城市考察肉兔的销售市场,尤其是当她了解到四川省自贡市每年对肉兔的需求量达到3亿多只,便更加坚定了她进行肉兔养殖的决心与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业艰辛毅力强,政府帮困勇前行

2011年底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准备后,卞利利利用老家的旧宅基地,投资了10余万元,新建了两栋100多平方米的养殖厂房,购买了搅拌机、颗粒机,用以加工饲料,并首次引进种兔80只。

当时条件差,住着几十年前的土肧房,每逢下雨,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厂房简陋,因为之前的学习积累,短短半年就发展到1000多只。当时家里院子里都是兔子,下雨天踩着稀泥喂兔子,喂完兔子衣服都淋湿了,雨雪天尤其艰难,车子推不了,她就肩背,1000千多斤的饲料,一天下来整个人都累瘫了。每天接送孩子,照看兔子,尤其到了农忙时整个人都力不从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悉心照顾和辛苦付出,随后两年时间,兔子的只数达到了4000-5000只(兔子每月一窝)。之后因为兔子数量日渐加倍,而兔舍面积过小,为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她联合了本村一部分乡亲在2014年7月成立了“孟津县启明养殖专业合作社”。

然而2015年6月,当时刚好有1500多只肉兔到了出栏时间,由于忙于其他工作,耽误了兔子的出栏时间。养殖厂在此时也遭遇了兔瘟疫情,短短半月,1500多只兔子便仅剩下了不到300只,整个合作社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最后在政府的帮助与关怀下,控制住了病情,但当时合作社全体成员的情绪都非常低落。

经过一年多的经验积累,市场销路的拓宽,2016年合作社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地方建厂。于是她找到了上院村村支部书记杨军茹同志,把她的想法告诉了他。短短一星期的时间,村支部就帮助她们调整了13亩一般耕地的使用权,全力支持孟津启明养殖合作社的发展。2016年10月合作社便开始进行二期养殖基地的建设,2017年1月便正式投入使用,并购回种兔开始运营。当时,镇劳保所联系县人社局提供创业无息贷款10万元,村支部联系镇扶贫办为项目提供了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用于购买2000只种兔,这笔专项扶贫资金也带动了上院村贫困户60户,通过效益分红使他们得到实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花齐放春满园,带动就业助脱贫

卞利利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时刻想着村里的贫困户、时刻念着周边的乡亲们。她创办的合作社安排就业7人(其中2名贫困户),辐射带动周边镇村8户(其中2户贫困户)养兔。利用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用于购买2000只种兔,通过效益分红使上院村贫困户60户得到实惠,带动了他们于2017年成功脱贫。

2016年,小浪底镇刘庄村村民苗保通来启明养殖基地考察肉兔养殖,她从饲料喂养、防疫,到兔子的疾病治疗等各个环节向他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帮助他拓宽销售渠道。现如今他的种母兔已繁殖到了170多只,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兔能手。

还有寒亮村贫困户卢小峰、红桥村贫困户崔军伟等相继来基地引进种兔,他们刚开始没有经验,她就从常见的小疾病,到兔子的防疫、饲料、销售,都为他们提供了经验帮助。这也是因为她始终相信只有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才能共同走上致富路。

如今,卞利利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她说一直坚定地相信党和政府,与乡邻之间互帮互助、齐心协力,走肉兔养殖、共同致富的康庄之路,为横水镇的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大河报洛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