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条件现在越来越好了,玩具工厂生产的玩具越来越可爱,还有很多层出不穷的动漫周边,简直就是没有你找不到,只有你不想要的节奏!

我家哥哥那会刚出生,特别流行摇摆鹅和火火兔,我们这个宝妈圈里基本都是人手一个,稍微大一点了以后,还有各种点读机、故事机、早教机,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买的也是毫不犹豫,随便一个玩具动辄好几百甚至上千。

总之就是,什么贵的来什么。

科技进步给我们做父母的带来的便利性不能否认,至少孩子抱着玩具听故事,能让我们的育儿之路更轻松,有时间发个呆、吃口饭或者写个文发个头条之类的。

从前,我们都是让爸爸妈妈给我们讲故事、唱歌、陪我们入睡,现在是“妈妈,我要故事机”、“妈妈,我要听小星星,你给我放小星星”、“妈妈,我要听xx讲故事”,家里至少要2个故事机才经得起娃的消耗,这个没电了换另一个,真的是全年无休。

我们越来越懒,孩子们在我们的纵容下,越来越依靠这些智能玩具,就像我们现在依赖手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具越简单越好。

我是怎么发现这个结论的呢?

说实话,还是因为我的懒。

我是真的懒得去选玩具,每次带娃去买玩具都很要命,不是要这个就是要那个。家里人就热衷于给他们买玩具,好像钱多得花不完一样。

家里有一个能坐小人的四轮小汽车,他爸给他俩买的,为了谁玩的问题天天打得不可开交。让他俩同时坐在上面,一个要听歌,一个不要听,开打;一个要踩油门,一个害怕不要开,开打;一个想要从驾驶模式变成摇椅模式,一个不愿意让他玩,开打。搞得这两只现在也不大想去玩这个车,可能他们也是有意识地,觉得我去玩这个,他就要来打我。

太过智能的玩具,它的玩法是限定的,有套路的,小孩只能按照套路走,如果两个人意见不和,肯定是要爆发冲突的;但是简单的玩具却不一样,有极大的探索空间,能够融合更多的选择。

最近一次去买玩具,我母上大人说买个能做在里面开的挖土机和两个会叫、会动的恐龙,我果断拒绝了,退而求其次地买了个小一号的机械挖土机和一套30多块钱的恐龙套装(一个恐龙差不多在5块钱一个)。

回来以后我发现,哥哥会有意识的给他的玩具起名字,然后开始他的角色扮演,一玩就可以一个多小时,还带着弟弟玩,会给弟弟安排戏份,告诉弟弟要怎么做,弟弟还不会说话,但是不妨碍两只玩得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只娃都喜欢唱歌,从小就被故事机和智能音箱轰炸。

《大田后生仔》特别火的时候,弟弟还只会单音节发音,在我循环播放以后居然能哼出调子,这个就……

确实让我也感到比较意外。

到后来的《桥边姑娘》、《火红的萨日朗》,也会放给他们听,哥哥出去玩,心情好了也会跟我讲那边有个姑娘,然后就开始唱《桥边姑娘》。哈哈哈~

音箱的播放效果比起妈妈和他们一起学唱,效果还是差一点的。

我找到了英文版的《小星星》,放了两次给他们听,他们很有兴趣,不停的要求我循环播放,后来我就自己学了完整版和他们一起唱,重复了几遍,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英文版,现在只要我一唱中文版,哥哥就纠正我说:“妈妈,你唱错了,是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速度要比机械播放快得多。

原因也很简单:

妈妈在教的时候,表情和肢体语言更为丰富,宝宝更喜欢,也能更专注;而且还可以调慢语速,让宝宝听得更清楚;在宝宝学错的时候,还能及时的纠正,让宝宝正确发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宝宝的玩具不需要多华丽,也不需要有太多功能,简简单单的一把弹弓和一堆泥巴,就能欢乐整个童年。

与其不停地给孩子买玩具、花钱让孩子上早教,不如好好地陪孩子玩一会,可以是唱歌、可以是跳舞、可以是一起看一部电影或者动画片。

每天多一点陪伴,童年多一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