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被疫情逼疯的人,恐怕是中国的学生家长。

眼看别人都复工复产了,各大中小学学校的开学时间却一再延迟。学校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也为了能“减轻”家长们的陪玩负担,纷纷开启了网课教学。

瞬间,家里就从“母慈子孝”活生生演变成“鸡飞狗跳”。全国各地的家长,此时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早——点——开——学!

家长附体的导航,就问你怕不怕?

家长附体的导航,就问你怕不怕?

前不久,网上的一个段子让广大陪读父母们一下子炸了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瞬间,网友们纷纷留言,多么熟悉的语言和腔调,分明就是一个被家长附体的导航呀。

@淋漓尽致的活色生香:这导航出不了500米就被拆了。

@夏日风情诗:哈哈哈,人家一起出发的,都俩小时了,别人早就到了,你怎么才走了五米?

@许越1188:回头让志玲姐姐辅导个作业,看她怎么变成母夜叉。

@leoh:想象一下林志玲用平稳的语气说出这些话,会不会不怒先狂?

@多拉A梦_73465:学车被教练骂的时候就会想起孩子,哈哈哈,真的是感同身受。

@sher都不sher你:导航冷静又宽容得有时候我开错路了都觉得有点对不起它。

想象一下,在你开车的时候,导航传过来的不是志玲姐姐温柔如小溪流过的语言,而是带着指责、嘲笑、讽刺、尖酸刻薄的话语,你还能心无挂碍地行驶自如吗?

你会不会感到自信自尊都被彻底碾压,会不会想撞墙或者把它砸烂?

说起辅导孩子作业,有几个家长还能淡定自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能让亲妈秒变成后妈只需要一件事,那就是陪写作业。

感谢和谐社会救了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有一天我不见了,那一定是卒于陪孩子写作业了。”

让孩子独立思考,放手才能学会独立行走

让孩子独立思考,放手才能学会独立行走

可是,被过度保护、干涉的孩子就一定会好吗?

不久前,一名曾是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的北大高材生,考上了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却与家庭彻底决裂,12年没回家过年。

他写下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对他充满“控制”的爱。而他的父母,昔日的50后大学生,面对儿子的远离与决裂,却不知道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精彩的世界,孩子有着极大的好奇,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冒险梦,想要去探索世界,但很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总是过度干涉孩子,告诫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以,自以为是在保护孩子,避免孩子遭受伤害。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已经造成了伤害。

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陪写越多,孩子越懒。

因为你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学习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过度保护,缺少自由探索世界经历的孩子更容易变得抑郁、自恋、缺乏同情心和害怕长大。

《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无论在哪个世界,那些富有勇气,独立而善于思考,且不容易被挫折打败的人,终归会站在金字塔顶层。”

家长们不妨试着放开阻止孩子去冒险去探索的双手。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行动前,引导他们思考行动的后果,然后暗中为他们的探索之路扫除危险做好保护。

几乎所有的科学人才都有超出常人的强烈好奇心,居里夫人、爱迪生、达尔文,他们无一不是从幼年时期就有着相当强烈的好奇心。

曾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铜牌奖及亚太数学奥林匹克银牌奖的林英豪同学,从小父母就给了他许多训练思考能力的机会。

当孩子对周遭事物好奇有疑问的时候,父母并不是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先想一想。针对孩子的提问,教他一些常识,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教材,通过巧妙安排,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遇到难解决的问题,稍一提示,孩子便想通了,如果真没办法,父母再告诉他答案。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在提问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多思考、探索,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开拓思路,由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中,找出最好的答案,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认清世界,体味人生,思考自己的未来的过程。

思考是播种的过程,而行动就是果实,播种越勤,收获也越丰厚。

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在“超级育儿师”的一期节目里,8岁的小姑娘雨宸反抗妈妈的案例看了不禁让人反思。

雨宸是个患有天生视力缺陷的孩子,从小由妈妈独自抚养。

为了训练她能和平常孩子一样生活,妈妈常给她布置一些艰巨的任务,比如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散落在地上的珠子捡起来,否则就不给晚饭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宸很费力地找到了几颗,可是在妈妈倒计时的催促下,越急越乱,最终崩溃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妈妈并没有停止对孩子喋喋不休的指责和批评,最终导致了母女两人的冲突暴发,她试图用暴力反抗去打妈妈。这种亲子关系让母女都感觉很痛苦。

儿童心理专家兰海老师模拟妈妈平时在家的样子做了个实验。

老师让妈妈嘴里含着一颗青梅,眼睛上戴上完全模拟雨宸视力水平的眼镜,连续问妈妈几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嘴里含着东西,妈妈说不清而变得愈发急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兰海老师要求妈妈拿着积木扔进地上的盒子里,并在旁边不停地用妈妈平时的语气催促她,“快点走,捡起来呀!”“你觉得难不难?”“你怎么这么慢呀?你为什么不能快一点,你刚才都干嘛去了,这么不专心!”“没时间了,你已经超时了,你为什么没有做到!”

因为无法看清东西,任务没能完成。

可老师还在继续地责怪妈妈,当老师最后说“你今天晚上所有玩的时间都被取消了!”那一刻,妈妈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样子,她无声地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女儿如此的不容易,妈妈切身体会到,当她和雨宸面临同样状况的时候,当她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时候,她的情绪是什么样,她有多焦虑。

在妈妈看来,雨宸因为视力的原因,必然是一个要在生活中面对挑战的孩子,这种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但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地帮助到他们。

真正成功的创造力培养者,是能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像个挚友般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举止,知道何时给他掌声,何时扶持他一把的人。他们是从来不嘲笑,从来不气馁,没有命令、没有压抑的人。

除了不添乱,你还能给他方法和策略,信心和力量

除了不添乱,你还能给他方法和策略,信心和力量

将孩子平静、冷静地引导到正确的目的地,才是我们每个家长内心最想达成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网友说得好:家长根本不应该成为导航,最多做个地图。

它不情绪化,不暴躁,不攻击你,不羞辱你,也不放弃你。

在你犯错时,它只是指导你,从错的路上如何改变方向,回到正确的路上。

它只关注你当下的状态,不追究过往,也不焦虑未来。

家长都是人,不是AI语音。但我们跟它可以学到,少一些评价和情绪化。

你能领会到,怎样回应,不给对方的学习状态添乱。

我们可以比导航做得更好的是,我们还有爱,有与孩子间的亲情和信任,有对孩子的了解和信念,对未来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