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王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过: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则要依赖其人际关系的质量。

人生在世,就免不了要跟人打交道,为人处世之道,就是一个人的成功之道。

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内,想成为圈子里让人舒服的人,需要交际能力。

《所谓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这本书中提到:

知深浅、懂进退、有边界,九个字帮你解决人际困扰,秒变社交高手。

知深浅是根治于内心的教养,懂进退是为人谦逊的智慧,有边界是与人保持距离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深浅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黄霑,对张国荣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价:

翩翩俗世佳公子,我总觉得他身上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有清颓,有嗔怨,有贵气,还有少年感。

好像这个人的一生都与这俗世格格不入,他让我觉得舒服熨帖,感觉像一件纯棉的料子。

想想这样的感觉,会想到两个字“舒服”。

九十年代,电视台做一档关于鲁迅先生的节目,曾经采访过一位在书店卖书的营业员。

鲁迅先生在世时,曾多次与他接触。

当记者问:“你对鲁迅先生是什么样的印象?”

回顾多年前的往事,已是耄耋老人的营业员由衷地说了四个字:如沐春风。

他提到许多细节,那时候的书都是用纸做的线捆扎,鲁迅先生每次都买很多书,营业员有时候笨手笨脚,没有捆结实,书散落到地上。

鲁迅先生从没有责怪的言语和神情,反过来安慰他。

一个文学大师,对一个一名不文的营业员,态度和蔼,亲切从容,如三月春风般的温暖。

鲁迅先生的行为,正如他说过的一句话:

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显露才能,不给人盛气凌人的傲气,骨子里有体谅他人的善良。

对快递小哥、餐厅服务人员、环卫工人,对他们的劳动存一份尊重,是品格最高的尊贵。

在身份高与自己的人面前,不卑不亢,不谄不媚,懂分寸,是真正的高贵。

与人交往,语言和态度,都是内心修养的折射,高贵的人,知深浅,不逾矩,给人舒服的感觉。

知深浅的人,不说偏激的话,不做出格的事,待人态度温和,处事有分寸,如沐春风,如饮甘醇,如食美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懂进退

《菜根谭》有言: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长江商学院CEO班,曾经组织30名学生,跟香港某知名富商吃饭。

学生中,有马云、冯仑、牛根生等等国内知名的企业家。

这次吃饭会面,给他们每一个人都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一幕。

当他们到达长江顶楼后,电梯门一打开,香港富商已经站在门口迎接。

他70岁的人,弯腰九十度,跟每一个人握手,递名片,谦逊的姿态,像是在迎接至高无上的贵宾。进入餐厅,每一个人都通过抓阄的方式安排落座,后期拍照合影,也是按照这个号码排站位,避免了亲疏有别的尴尬。

开餐前,大家鼓掌请香港富商做一个演讲,他说:“我个人来讲,只有八个字,希望“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富商发现客人来自全国各个地区,还有外国友人,于是他把这8个字,分别用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说了三遍,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感受。

吃饭后,大家发现每一张桌上都多余出一副碗筷,富商分别在每一张桌上落座,毫无偏差的与所有学员们进行交流,

马云后来回忆这次会面时,说,尽管当时有些紧张,腿有些抖,但是第一面确实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富商为人处世的理念是:

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

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在人人都追求自我的年代,成功的人已经在追求无我,并且没有半点成功人士的趾高气昂,而是以退为进,放低姿态,诚恳待人,广结善缘。

为他人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给人最舒服的感觉。

与人交往中,懂得退让的人,一定有宅心仁厚的品格,看起来是有利他人,其实是为自己开拓人脉,积攒福分。

人生的成功,都藏在以退为进的智慧中,不要太标榜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将心比心,拿出诚意和真心,广结善缘,人生的路会越来越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边界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我都是为了你好。

特别是在家庭中,多少母子关系,夫妻关系,因为没有清晰的边界感,而毁在这句话里,成为关系恶化的元凶。

有一档情感节目,妻子要离婚,丈夫认为他们夫妻感情非常好,没有走到离婚的地步,请对方说说理由。

妻子一番话,令在场的所有人唏嘘不已。

妻子表示,无法忍受婆婆毫无边界的介入他们的生活,无论早上他们夫妻是否起床,婆婆从不敲门,直接闯进卧室。

另外,婆婆在他们小两口上班后,打扫卫生时,翻检她的衣柜,并且指责儿媳买衣服太浪费。

特别不能让她忍受的是,有一天晚上,竟然看到婆婆坐在丈夫的膝盖上,教她使用电脑。

而在场的婆婆口口声声说的就是这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真正为子女好的父母,都懂得体面地退出。

成年后的儿女,应该保有自己生活的隐私,没有边界感的人,缺乏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不懂自重的表现。

说着“都是为你好的”话语,用感情绑架的方式,无止境,无边界地做着伤害对方的事情。

妈宝、杠精、圣母、讨好型人格,控制欲极强的人,都属于毫无边界感的一类人。

有人比喻好的人际关系是往情感账户上存钱,而恶劣的行为,就是从感情账户上无尽的透支。

当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情感,成为负数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美国作家乔治·戴德在《所谓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一书中,有一段话:

心理边界是看不见的,但却真实存在。

人际交往中,心理边界的建立能够帮助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和他人各自的责任和权利范围,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有边界感的人,懂得尊重和自重,不跨出界限,得体的言辞和行为,保持距离,让人感觉舒服,是良好关系的粘合剂。看过这样一段话:

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讨不讨人喜欢,才是能否玩转社交的关键。

一个懂得建立边界并遵守边界的人,一定是心里总装着别人的人,也是我们最想结交的人。

和这样的人相处,既温暖又舒服,如沐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深浅的人,懂分寸,言行恰当,与之交往,有人间四月天般的温暖舒适。

懂进退的人,能换位思考,姿态谦卑,言行低调,有根治于内心的宽厚善良。

有界限的人,自重自持,清楚自己和他人的权利范围,不超越范围干涉他人,给人舒服的自由感。

愿我们都能做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人,给人如沐春风的舒服感,守住自己的界限,赢得他人的敬重,成为一个社交场上最受欢迎的人。

本期编辑整理:王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