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应该都被家长吓唬过,而且现在也有不少家长还在用这种“恐吓式”的教育方式。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快速听话,经常会说:“再……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通过“恐吓”来让孩子“变乖”。可实际上,虽然这种方式短期内很管用,但其实“危害”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再用这3句话“吓唬”孩子了

1. “你再淘气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淘气是天性使然,但很多家长将“淘气”看成是不良行为,一定要“消灭”才肯罢休。但这不仅是在压抑孩子的天性,也这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误解,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

最重要的是,为了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家长就说类似要抛弃孩子的话语,这就有点太过严重了,孩子信以为真之后,会以为自己真的会被抛弃,进而产生低落和恐慌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与同龄人比较是孩子十分抗拒的行为。孩子的自我意识萌发之后会在心理上要求父母多关注自己,但此时的父母总是提及别人,加上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信赖的人,就容易产生否定自己的想法。

3. “你再这样我就让警察来抓你了。”

警察是抓罪犯的,理应是正面的人民卫士形象,家长这样的说辞会让孩子有错误的认知观。日后万一有紧急情况,孩子害怕警察不敢求助岂不是“因小失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鹤琴教育文集》中提到:“诱导比恐吓、哄骗、打骂都来得好。”

恐吓式的教育方式真的不能带来任何效果,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这几种负面影响。

一、对外界没有安全感

孩子无法清楚分辨家长的话是真还是假,很可能信以为真。而且家长只是吓唬了孩子,并没有告诉孩子他做了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应该怎么做。

因此孩子会更困惑,失去安全感,觉得家长说得没有道理但又不敢反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对最亲的人的信任,对外界也会缺乏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很难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由于缺乏安全感,所以孩子会变得不信任他人,将自己保护在圈圈里面,不敢主动与他人接触。此外,在吓唬和威胁语言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胆小懦弱,怕得到不好的回应,他就无法去主动社交,因此很难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与别人的比较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比较这件事只会让孩子认为家长更加喜爱别的孩子,觉得家长喜爱别的孩子的原因是别的孩子好,我不好。之后,孩子就会否定自我,产生自卑情绪。

李玫瑾曾在演讲中说过:“把孩子比来比去,最后比没了志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家长从不赞扬自己孩子的长处,总拿别人的长处来说,孩子就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也就无法正确认识看待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危害有些短暂,有些却能伴随一生,那些伴随一生的影响会在各方面影响你的孩子。因此家长们不能采取吓唬式教育,懂得尊重孩子,尽量以理服人,多花些小心思,懂得尊重孩子,用爱来滋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