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雪育儿思考

新生儿出生后,从医院回到家,有一件事很重要,新妈妈要掌握,那就是护理新生儿的脐带,否则护理不当,很容易带来其他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有的宝宝出生已经20多天了,脐带残端还没有完全脱落,脐窝里还带有分泌物,甚至出现异味,或者持续有少量出血现象,这多数是因为护理不当造成的,要么清洁工作做得不到位,要么没有认真杀菌消毒等,而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都要及时就医,防止因感染而出现其他问题,毕竟小宝宝自身抵抗力就弱,容易生病。

何为脐带?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胎盘之间的一条“通路”,也是胎儿从母体中获取营养和排泄新陈代谢废物的重要通道。

等到胎宝出生后,这条通道就完成了它的作用与使命,医生一般会在靠近肚皮的地方预留出1~2CM的长度,然后再将脐带进行剪断、结扎、打结。

脐带被剪断后,留下的这1~2CM长的脐带残端,在宝宝出生后会慢慢变得干枯、变细,最后变成黑色,一般在宝宝出生后1-2周左右会干燥结痂,并自行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与宝宝身体相连的那一端,有个“脐窝”由于有浆液性分泌物,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尤其注意保护它的清洁和干燥。

新生儿宝宝“肚脐”具体要怎么护理?

1、脱落前的护理

新生宝宝的“脐带残端”没脱落之前,每天要用医用棉签蘸取浓度为75%的酒精。

清洁之前,大人要洗干净双手,然后用棉签蘸取酒精,沿着肚脐窝,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擦洗,这一圈都要均匀擦洗到,如果一根棉签用过后还没有擦完,则要换另一根棉签再次进行消毒,不要一根棉签重复用,防止污染酒精。

如果脐带窝太深,棉签不能全部擦洗到,则可以轻轻地把脐带残端提起来一点,总之,被剪断的脐带周围和脐带的根部都要消毒,一天消毒两次,一直到脐带脱落后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消毒时要注意,脐带残端下的脐带窝部一定要消毒干净,因为脐带窝部有浆液性的分泌物,而它则是细菌的“培养皿”,如果消毒不彻底,很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此部位感染化脓,造成脐部出现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等。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些事情要注意:

给宝宝用尿布时,要注意尿布上缘不要盖过肚脐,防止尿布被尿液浸湿后,又顺势将脐带污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给宝宝洗澡时,进行擦洗,不要直接用水冲洗,防止水把脐带弄湿,脐带窝有水也会造成发炎。总之,干燥的环境才有助于脐带的脱落,也不会滋生细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脐带快要脱落时

正常情况下,脐带应该是自然脱落的,但是在脐带即将要脱落时,可能在脐带窝部还会连着一点儿,此时要注意不要用外力促使它脱落,要等它自己掉下来,否则一旦形成创伤口,如果处理不当,仍然会出现继发感染或出血。

如果在清理脐部的过程中,发现端口有少量出血,可以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如果不再出血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持续性有出血,就需要去医院处理。

此外,如果脐带长时间不脱落,例如二十多天还没有脱落,或者就像前面所说的,出现分泌物及异味等,可能是“脐炎”,最好再去医院检查下。

如果脐带脱落后,留下的肚脐眼处有不愈合的伤口,甚至还有红色的肉芽,可能是形成了“脐茸”,也需要去医院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脐带脱落后

等到脐带脱落后,会在脱落处留下一个“伤疤”,但是几天后就会完全痊愈。如果在脱落时有残留的血迹,仍然要继续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消毒。

另外,为了防止感染,脐带脱落后的头几天,也要继续做好护理:

继续用棉签蘸取75%的酒精进行消毒,先用棉签在脐部周围转一圈,再换新的棉签把肚脐中央部分消毒。使用尿布或者尿不湿时,仍然要注意不要覆盖到宝宝的肚脐眼处,以保证肚脐眼部位保持透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直到宝宝的肚脐眼部位完全干燥后,这件事就算大功告成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笑雪育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