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行为在低龄孩子中十分常见,那就是咬指甲。俗话都说,喜欢咬指甲是一种缺钙的表现。但现在被证实,这只是"专家"们的营销策略,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有任何的关联。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这一现象会渐渐好转,但如果到一定年纪仍然"咬指甲"成瘾,家长就要注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李的女儿今年已三岁,特别喜欢咬指甲。本来李女士没有当回事,认为孩子长大就会好了。但是渐渐地,孩子的这一习惯越来越严重。于是李女士开始对孩子进行训斥,但往往是,刚批评完孩子不咬了,没过多久又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甚至出现指甲脆弱断裂分层,向内长的趋势。这下把李女士吓坏了,以为孩子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便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

经过各种检查,孩子的健康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医生告诉李女士:爱咬指甲的小孩,长大后逃不过这两种结局!

首先,有害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最近疫情的爆发,医生都告诫我们要勤洗手。原因就是人的双手的接触外界的第一器官,手上会有很多细菌,而洗手时很少人会去关注指甲的清洗,大量污垢便淤积在指甲缝。孩子一直咬指甲,就会把大量细菌带入口腔,到达身体内部。长期以往,会导致胃虫等疾病。

此外,对指甲的破坏也是很大的。当长出来的指甲被咬掉后,继续咬会破坏甲床,指甲形状发生变异等。

其次,是心理问题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在情绪比较紧张、压力大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些小动作。有些人是扣手指,有些人是咬嘴唇,而孩子则是咬手指甲。

孩童时期,喜欢咬指甲的孩子往往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上学后的孩子,面对解不出来的难题,常常喜欢咬自己的手指甲来缓解压力和困惑。在形成初期只是一个无意识动作,但长久下来就会形成习惯,很难改正。

那么,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改掉咬指甲的毛病?

1、及时阻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为习惯的改变越早开始越好。我们都知道,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改掉一个习惯则需要终身坚持。家长在看到孩子有咬指甲行为的初期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加以阻止,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2、转移孩子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有人喊自己名字的时候,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回头。这是长期建立起来的一种条件反射。著名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斯金纳强调"强化"的作用,可以通过手段对某一行为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以此来改变人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发现孩子咬手指的时候,父母都可以用给他们好吃的东西或让他们用手做其他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去咬手指。多次尝试后,孩子"咬手指"这一行为会渐渐弱化甚至消退。

或者,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惩罚措施,让孩子渐渐对"咬手指"这件事感到反感,以此起到负强化的作用。

3、在孩子生活区域多放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放镜子"是不是听起来特别奇怪?孩子都很需要认同感,当家长告诉孩子"咬手指"是一件看上去很丑的行为会别人嫌弃时,孩子会感到羞愧,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被人讨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孩子生活区域多放镜子,每当他们抬头无意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就会想起父母说过的"很丑"、"会别人嫌弃",便会产生真实的内疚,把手从嘴里放下。久而久之,也就把这一行为抛弃。

"咬手指"并不是一个必须的行为,很多时候都是人内心潜意识的行为,一种长期以来的习惯。抛弃这一习惯,并不会对人有什么不便的影响,反而有利于指甲和身体的健康。所以,只要家长正确的指导,要让孩子摈弃"咬手指"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我是一位全职宝妈,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想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可以关注我,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