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4日,33岁的papi酱在微博上官宣了自己顺利生子的好消息。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送上自己的祝福,同时也对刚刚诞生的可爱小宝宝表示热烈的欢迎。

有papi酱这样一个独立美好、灵魂闪光的好姑娘做妈妈,小宝贝也是有福气的。不知道做了母亲之后,她的人生会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作为90和00后心中的网络女神,papi酱曾经在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里,对人生的排序给出过自己的答案。

那期节目,papi酱作为嘉宾和闺蜜焦俊艳谈起女性独立的话题,她说,女性最重要的人生排序应该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此言一出,年轻网友顿时沸腾,纷纷大赞papi酱“三观正”,因为人活一世,我们最应该爱的就是自己,自己永远要排在第一位。

而在场的四位父亲则对此不以为然,其中焦俊艳父亲、袁姗姗父亲和吴昕的父亲都觉得结婚生子后,孩子才是人生的第一位。

只有傅园慧的父亲把父母排在了人生首位。

年轻人和父辈在“自己是否最重要”的理念上各执己见,但大多数都把孩子排在了父母的前面。

无论是当时还没有孩子的papi酱,还是头发花白的父亲们,他们都觉得孩子在人生里的重要性要胜于父母。

人活一世,我们会爱着很多人,爱自己、爱伴侣、爱孩子、也爱父母。爱自己是因为生命珍贵,爱伴侣是因为相濡以沫,爱父母是因为生养之恩,而爱孩子是因为人类的天性。

因为天性,所以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结婚生子之后,大多数人爱孩子胜于爱父母,甚至爱孩子,远超过我们爱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作家周国平曾经写过一本读之令人流泪心碎的书,叫做《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是他为了纪念一周岁半便因病离世的女儿妞妞而写的。

在书里他用父亲的细腻笔触记录了妞妞的出生、妞妞的日常、妞妞的病痛和妞妞的离世。

他在四十多岁的年纪迎来了这个女儿,因此格外珍视。当他抱着那个柔软而馨香的宝贝,看她在自己怀里的甜甜微笑时,他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喜悦,觉得正在拥抱全世界。

他感叹着自己这浓烈的父爱,用哲学家的笔触理智的在书中写到,“我们确实最爱我们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对象。”

他将女儿比作童话《小王子》里的玫瑰,“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令你的玫瑰变的这样重要。”

他还提到那个自古以来众多哲人都讨论过的真相:父母爱儿女远胜于儿女爱父母。

对那时的周国平而言,女儿妞妞是他最心爱的宝贝,他对她的爱,不仅超越了爱他的父母,甚至超过爱他自己。他宁愿自己替她承受所有的病痛,用自己的全世界换她的健康成长,也不愿意看见她流下一滴眼泪。

可惜命运捉弄,妞妞最终还是因病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她的早逝,亦在后来令他长久的无法从悲伤里挣脱,他不仅失去了女儿,后来因此还失去了一段婚姻、一个家庭。

有什么比中年丧女更痛苦的事情呢?

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宝贝,无论是作家还是普通人,自己也要失掉半条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有时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残酷的人生真相:我们爱孩子胜过爱父母。

年轻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那时父母身体健康,自己也未曾有孩子,在属于父母和我的小家庭里,父母慈儿女孝,其乐融融,不懂悲欢疾苦和人心世故。

但当我的孩子出生以后,人生仿佛瞬间翻了巨变,一切都变了模样。

孩子出生第三天,我开始腰疼。那时母亲来我家照顾我,她怕我的腰留下后遗症,坚决不让我坐着给孩子喂奶,逼我躺在床上侧着哺乳。

但宝宝太小,他还没完全掌握吃奶的技巧,侧着哺乳时他吸吮的很不顺畅,于是每每我都是强撑着坐起来喂奶。

因为看他因吃不到奶而急红了脸委屈撇嘴的模样,我的内心酸楚极了。在那一刻,我是一个母亲。

可是我忽略了,在我身旁站着的也是一位母亲,一位心疼着自己女儿的母亲。

我的孩子是宝贝,我在她的眼里也是宝贝。可是为了我的宝贝,我已经顾不得她的宝贝了。

全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因为怕我自己照顾孩子太辛苦,父母抛家舍业来到城市照顾我照顾宝宝。

其实他们很想家,城市很大也很陌生,那个有山有水有菜园子的农村才是家。他们年近七十,背井离乡,为的是他们的宝贝女儿。

可是我的心全扑在孩子身上,孩子渴了饿了尿了病了,我每天为孩子写着日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为他准备衣食住行,为他花钱不手软。

对于父母呢?我却有时粗心到他们生病偷偷吃药我都不曾发现。

我总觉得父母是成年人,能够照顾好自己,于是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他们的付出,心安理得的忽略着他们的失落。可是他们正在一天天老去,我却连最微小的安慰都没有及时给予。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天下有多少“忘恩负义”的儿女,就有多少倾其所有的父母。

父母爱着孩子,真的是会倾其所有的。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世代轮回,天性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无论何时何地,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是需要小心翼翼对待的人。

身为父母,大概一辈子都是惧怕儿女的,怕他们冷,怕他们饿,怕他们孤独,怕他们痛苦,怕他们鲜花着锦时得意忘形,怕他们身陷低谷时灰心丧气,总之,是无时无刻不在怕的。

可儿女呢,或许只有在父母年老时,才会对他们多一份担忧与关怀。因为在孩子眼里,父母是这个世界的超级英雄,无所不能,也无所畏惧。

所以,每当风雨来临,我们最先想到的,都是那个需要我们精心保护的孩子。

而为什么我们爱孩子胜于爱父母呢?

因为血缘之爱是自上至下的,人的心也是向下长向下疼的,孩子是家的血脉传承,代表的是生命的希望。

因为孩子曾经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骨中骨肉中肉,而父母是早于我们独立的人。

因为我们的一生,为孩子付出的精力与心血更多。法国哲学家蒙田说,“父母更爱儿女,是因为给予者更爱接受者,世上最珍贵的是我们为之付出最大代价的东西。”

所以,虽然残酷,但这个世界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百分百的爱孩子,孩子却不能百分百的爱父母。

而父母们的心愿其实是最朴素自然的,他们今生唯一所愿,就是孩子们能够平安喜乐,顺遂一生。

但其实,年迈的父母们更需要我们的关怀。哪怕是一个问候的电话,一顿家常的团圆饭,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礼物,便足以令他们笑逐颜开,心生安慰。

我们对孩子有多少爱,就对父母有多少愧疚。

对于80后和90后们,做父母,我们是认真的,而做儿女,我们其实也在努力。

希望在未来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里,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平安喜乐,而我们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