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起身示范:坐在椅子上,双脚与臀同宽,手放在大腿上,并收紧腹部和臀部肌肉。慢慢站起身时呼气,接着慢慢坐下时吸气。重复动作8-10次

体力差会影响心情吗?根据一篇2019年6月刊登于《更年期》期刊的研究指出,身体虚弱的45-69中年女性,特别是握力差、从坐着到起身需花比较多时间的中年妇女,有较高的忧郁或焦虑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握力差、起身花较多时间忧郁和焦虑症状较高

该研究由新加坡学者进行,研究者以1,159名年龄介于45-69 岁,定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进行妇科门诊的妇女为对象。受试者在接受门诊期间,透过手持式测力计评估上半身身体表现(握力状况),并以步行速度、站立平衡,及重复的坐下起身(不用手辅助进行5次),来了解受试者的下半身身体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以问卷评估受试者过去一周出现焦虑和忧郁相关症状的频率,包括:悲伤、无法控制的担心、失去兴趣、疲劳、睡眠问题和食欲不振等。

研究结果显示,有181位妇女呈现忧郁或焦虑症状,年龄多集中在45-54岁。患有忧郁或焦虑症状者的身体测量表现较差,握力不足、需要花较长时间完成重复座椅起立测试者,和较高的忧郁或焦虑症状有关,分别高出68%与3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显示焦虑、忧郁的妇女年龄多在45-54岁

台湾忧郁症防治协会前理事长刘嘉逸表示,中年妇女体力较差容易心情不好,或中年妇女可能因忧郁、焦虑情绪而造成体力变差,这两种推论在先前相关研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支持。例如,忧郁症会让患者感到疲惫与乏力、加强体力有助于改善情绪,这两者间的关联性犹如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不论其因果为何, 建议中年妇女都应维持良好的心情及体能状态,平时建立规律运动的习惯,加强体力同时可让心情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表示,这项研究显示体力与心理健康呈现密切相关,虽然无法证实它们的因果关系,但强力证实了运动的好处。

另一方面,运动确实能帮助「站起身」的速度,尝试在家固定时间做加强臀部和股四头肌的练习,例如反覆抬腿、坐下起身8-10次,都能训练到站起身需要的肌群。以下为坐下起身示范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中年妇女蜡烛多头烧,研究结果也呈现焦虑、忧郁的年龄多在45-54岁,她们除了正面临更年期的适应,同时夹在年迈的父母、孩子、丈夫与工作间,以及社会对她们的过度期待,日积月累容易积劳成疾,更易伴随着忧郁跟焦虑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照顾好周围的人!」叶雅馨提醒,中年妇女应建立这样的意识,当能够面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时,才能做出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建议这年龄层的妇女可将运动融入家庭生活的一部份,让家人看到自己的积极与维持身心健康的需求,同时找几个年龄与经验相近的好友相互支援及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