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少了对手的美国就一直稳稳占据着世界霸主的地位,几乎没有国家能够撼动它的地位,哪怕是曾经的老牌强国——英、法两国,如今都唯美国马首是瞻。可是在上个世纪,曾经有两个机会摆在英、法两国面前,如果两国捉住了这两次机会,那么说不定美国在这个世界就会多出一个对手,两国也不至于如今这么落魄,这两次机会就是著名的——英法合并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怕没有人能够想到英国和法国,这对曾经相杀上百年的国家,在上个世纪曾有两次机会差点合并,而且非常有趣的是,其中第一次是英国主动要求合并,第二次则是法国主动要求合并,从事情发展顺序来看,这就值得玩味了,难道是英国内心有着“当初你对我爱理不理,现在我要让你高攀不起”的心理,所以才导致第二次合并计划的失败吗?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两次破产的“英法合并方案”。

第一次:英国主动要求合并

1940年5月,德国军队绕过马奇诺防线,仿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法国人面前。德国军队的突然袭击打的法国措手不及,结果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世界第四海军”的法国在40天左右的时间就被纳粹德国击败,最终选择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人之所以战败的如此之快,主要在于他们过于相信自己修建的——“马奇诺防线”。一战之后,为了防备德国人的进攻,法国人花费了50亿法郎,沿着德法的边界线修筑了一条固若金汤的建筑工事,这条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防线极其坚固,除了坚硬的地面工事外,马奇诺防线地下部分空间,还修筑着指挥所、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发电站、过滤通风室等等,可谓一应俱全。

从前线到后方的法国人一致认为德国军队要是敢来进犯,必然会在马奇诺防线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这种自信的心理就导致法国军队准备不足,疏于训练,结果直接给绕路的德国军队打的丢盔弃甲,而马奇诺防线也成为了世人的笑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法国6月22日正式投降前,得知法国要向德国求和的消息后,当月16日英国立即向法国提出了把法国海军舰艇开向英国港口的建议,以免这些军舰最后被德国人所获,这样就会进一步加强德国海军的实力,同时英国首相丘吉尔面见法国总理雷诺的代表人戴高乐,并向戴高乐提出了《英法联合宣言草案》。

《英法联合宣言草案》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英法两国合而为一,双方的财政、经济、外交、军事都统统联合起来,打造一个英法联盟以此来抗衡德国。案例来说,节节溃败的法国人不应该放过这个如此只好的机会,不过关键时刻,顶不住压力的法国总理雷诺却辞职了,而接任他的则是主张投降的的贝当元帅。

对于丘吉尔的提议,84岁的贝当元帅和海军司令达尔朗认为如果英法合,那么法国就不再是法国,而是失去了国格成为新国家,一旦等到合并后的英法联邦再次被德国打败,那么将会再受一次屈辱,这是非常耻辱的事情,所以最终拒绝了这个合并提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的说贝当的这个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有能力帮助欧洲的无非就是苏联、美国。对于苏联,德国还没与苏联撕破脸皮,并且双方还签订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美国那边则是奉行着“孤立主义”,如果美、苏两国不插手的话,那么单凭英、法两国是难以抗衡德国纳粹的,与其投降两次还不如直接投降一次更体面一些,本着这样的想法,贝当拒绝了这一提议。

第二次:法国主动提出合并

自从第一次英法结盟计划破产后,英国就再也没有提起这个事情了。不过在1956年,时任法国总理的居伊·摩勒在造访英国时,他突然提出这个16年前,英国人主动要求的方案:英法合并。

摩勒表示愿意臣服于英国女王的统治之下,同时摩勒似乎担心英国女王会顾虑法国一直以来的肆君历史,他甚至向英国首相罗伯特·安东尼·艾登保证:“尽管法国人民此前曾数次将国王送上断头台,但今后决不会这样对待英国女王”,而且连合并后的名字都取好了——“盎格鲁法兰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之前英国想与法国合并是为了抵抗法西斯,那么二战结束后,为何法国总理总理还要主动要求合并呢?

法国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因为战后全国约有 100 多万公顷的耕地因战火而荒芜,有 1/5 的房屋被毁、大批工厂被摧毁,法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之中。虽然法国早早投降没有怎么流血,但在纳粹统治下的法国却彻底成为了德国“印钞机”,德国几乎每天就从法国掠夺1亿美元,而二战时法国GDP也不过才400亿美元左右,法国人一年努力下来几乎颗粒不剩,全被德国人拿去了。

与此同时,在苏、美的策动下,全世界的殖民地掀起了独立热潮,作为殖民地体系最大受益者的英、法两国自然损失最大。当时摩勒一方面得应对苏伊士运河危机和阿尔及利亚独立问题,另一方面还得处理以色列和约旦的关系,因为法国是以色列的盟国,而英国是约旦的盟国,摩勒希望避免英法两国在中东交战。此时的摩勒政府可谓内忧外患,对内得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对外则是应对殖民地独立危机,于是他们就想与英国合并,以此解决这个烂摊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法国人明显是看错了形式,英国虽然在二战后比法国稍微好一点,有更多的海外殖民地给自己源源不断的输血,但也极其落魄。丘吉尔自嘲英国与美国的关系就像是“主人与狗”,而且英国也面临与法国同样的困局。若是接纳了法国,那么就得拿出不少资源来帮助法国收拾烂摊子,这会影响到英国自己的国家建设,另一方面,英国对二战后的法国也报以鄙夷,英国首相艾登认为一个没有骨气的国家是不符合大英帝国气质的,最终在权衡之下,英国人还是委婉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历史,倘若当初英法两国真的合并了,那么世界的格局又将变的如何呢?对于这种设想,我们也只能做一个猜测了,不过唯一知道的是:多年之后,英法两国经过二战的摧残已经不复往日荣光,面对当时落魄的情境,丘吉尔在自己写的二战回忆录中对此事还心有埋怨,他怒骂法国是自甘堕落,认为如果当时雷诺顶住压力不辞职,主导法国退往北非坚持抗战,强大的法国陆军与英国海军结合起来,那么二战形势定会不同,英法两国也绝不会落得如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