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哈尔滨,没有人不去秋林广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15年,秋林集团的发展到了巅峰时期。2015年,秋林集团全年营收额高达23亿,净利润同比增长63.68%。但是秋林集团的发展并没有长时间的延续下去。接连下来的几年,秋林集团的财报都显示处于负增长状态。

在2019年,秋林集团发布了相关公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市股东的收入比上一年将减少8000万元左右,相较于上一年,同比减少5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集团为何在短短时间之内业绩下滑如此快呢?

其实秋林百货在一百多年前,还是属于一家“跨国”企业。当时冬青铁路的成功建成,让中俄边境的贸易更加繁忙和紧密。为了进一步增加贸易往来,沙俄成立了“秋林洋行”。

但随着俄国政治环境变化,秋林行业在俄国的发展并不顺利。经过日本、苏联转手经营,秋林行业也更名为“秋林集团”,实际控股人也前后变了多个。新中国成立后,秋林集团的经营管理权就转手到了中国人的手上。经过前后多次扩建,中国内地第一家百货公司秋林集团正式成立。

按照发展历程来看,秋林集团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上较高的知名度,应该一路高歌。

但是它并未朝着人们预想的方向发展。除了2015年发展到巅峰后,营业额不断下滑外,近些年更是有数百起诉讼纠纷,甚至秋林集团的实际控股人李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秋林集团的发展更是到了低谷状态。销量和业绩同比剧烈下滑,股东的股份被强制冻结,而两个董事长陆续失联。

对于秋林集团如今的窘境,很多行业人士认为:秋林集团没有从实际出发,盲目扩张新领域,才导致今天这个局面。秋林集团的主要经营领域是食品,但领导班子不满足食品收入,试图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开始着重经营黄金。

但显而易见,秋林集团向黄金转型并没有成功,不但没有让营业额增长,因为价格过高,导致黄金大量堆积,但经营成本较为高昂,最终成为了秋林集团发展的累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人都以为秋林集团会吸取黄金的教训,开拓新领域会更加谨慎,但它却反其道而行之。在2018年,秋林集团甚至尝试和研究核电领域,筹备8亿资金研发高压容器核电设备。但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盲目尝试新领域是失败的。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相关新闻报道,秋林集团的股份被强制冻结,里面包含三家公司,分别是持股将近4%的颐和黄金、超过10%的奔马投资,最后是股份高达37.59%的嘉仪实业。而拥有最高股份的两个董事长也是该企业的一把手。

很多人猜测,如今董事长失联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拿着钱相继跑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个企业的收入不能一路高涨无可厚非,毕竟市场变化莫测,没有人能保证一个企业可以盈利。但面对亏损时,应该从实际出发,不可盲目跟风。

秋林集团未来发展的路在何处,目前无人知晓,但希望这个百年企业最终能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