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东京奥运会于上周正式宣布延期,至此全球重大体育赛事已经全面陷入停摆或延期的局面。而相较于日益严重的全球疫情,国内的情况则已基本得到控制,在防止输入性病例的前提下,全面复工复产成为各地倡导的主旋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中国的体育赛事貌似远远没有看到复工的曙光,上周据多家媒体报道,CBA公司提交了两份重启方案均遭到体育总局拒绝。其他行业都能复工,但CBA等体育赛事就算空场、赛会制进行为什么都不会得到审批呢?

究其根本,在于CBA所代表的体育产业并不是中国社会的核心产业,纵览世界经济强国,美国文化娱乐产业占GDP总量达到40%,日本的占比也达到了25%,而中国目前只有5%,其中体育产业更是仅有1%。相比于经济、民生、医疗和教育等领域,体育并不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因此CBA没必要在这时冒险重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根据专家分析,疫情对房地产、金融、餐饮零售和交通等行业造成的损失超过3万亿元,预计会占据第一季度GDP的15%。而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虽然也迈入了万亿大关,但停工所带来的损失显然无法与其他第三产业相提并论。在逐步复工复产的大前提下,体育产业复工的优先级并不会太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体育比赛是人群密集的线下活动。拿CBA来说,一场比赛即便空场进行,两队球员、记者、转播团队和赛区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将近500多人。这所带来的风险,是篮协、CBA公司和体育总局都无法承担的。

阴霾逐渐散去,春天总会来临,别这么着急看球,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