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是在保证住宅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室内空间的布局方式发掘和利用空间内在潜力,使其空间形式和实用功能适应居住者的生活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的变化,同一家庭的不同家庭成员或家庭结构同时期对于住宅的居住需求是不同的。由于文化层次和社交范围的不同,人们拥有着各自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因而在住宅的实用功能方面也存在着各自个性化的要求。家居生活不仅是社会文化模式的缩影,也体现着各种生活行为的个性差异的交集。住宅空间的适应性就是融合多种不同生活模式的需要,塑造具有模糊性的空间形式,以适应各类人群对于居住空间的差异性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空间的开放。开放空间重在空间组织的流动性,它以开阔的、无实体的外部形式,承载着空气、光影等在空间中的流通。另一方面,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的开放形式,也可以有效的借助外界自然因素做到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实现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向往。

2、空间的灵活分隔。相对于空间的开放形式,空间的分隔形成了空间组合的另一种方式。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户型住宅虽不宽敞,但各功能空间仍要具备,而合理巧妙的分隔空间布局可使空间收放自如,带来薪新的空间体验,大大提高住宅空间的使用效率。

3、空间的可变性设计。住宅空间的可变性设计是对室内空间中的墙体、家具、隔断等进行灵活化处理,变换空间与结构形式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中的功能需求。在以框架结构为主体的现代住宅中,两个功能空间之间的隔墙可随着位置的变化,形成不同氛围的空间,使两个相邻空间既可分隔又可共用。

4、空间的部分叠加。人在室内空间中的行为高度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个户内房间没有必要保持一样的层高,如厨卫空间高度不需要与卧室、起居室的高度相同。对于这类空间高度的需求差,我们可以通过竖向空间的部分叠加把不同的空间有机的组织起来,使其上部空间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