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孩子在4~6个月时开始长出第一个乳牙,2~2.5岁时所有乳牙长齐。牙齿是孩子咀嚼食物的工具,所以口腔健康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但多数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乳牙早晚都要脱落的,所以不用特别去护理,反正后面还会长出新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大牙的长出是要以乳牙为基础的,如果乳牙没有得到很好的护理,造成龋齿、过早脱落等,那么就会影响到大牙的萌出,让大牙变得歪歪扭扭、不整齐,影响面部整体美观度。

因此,学习如何好好保护孩子的乳牙也是家长们的必修课。一些家长可能会说了:自己明明有控制孩子吃糖,为什么孩子还会长龋齿呢?那是因为日常有许多习惯比吃糖更能破坏孩子牙齿,特别是下面四件事,如果有中了的可要赶紧给孩子纠正,不然丑牙齿会跟着孩子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睡前喝牛奶

牛奶营养丰富,且含有丰富的钙质易于人体吸收,又有促进睡眠的效果,所以许多家长会选择睡前给孩子喝一瓶温牛奶。但是牛奶中乳糖含量高,牛奶残渣停留在口腔中很容易因为糖分长时间聚集而滋生出细菌,进而引发龋齿。晚上在给孩子喝完牛奶后,一定要让他刷牙漱口。每天按时刷牙的习惯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这样才能拥有一口洁白整齐的好牙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冷热食物交替吃

冷热食物交替吃是很伤孩子牙齿的,因为牙齿对于温度十分敏感,特别是小孩子的更加脆弱。如果经常冷热食物交替吃,孩子牙齿受到刺激,就容易出现过敏、酸痛等症状,如果再不好好爱护,很可能慢慢发展为牙髓炎等,让孩子吃点酸的冷的就牙疼。

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家长要避免短时间内给孩子吃太凉或太热的食物,比如刚喝完冰水就去吃火锅,这是十分不好的饮食习惯,容易给孩子口腔造成刺激进而造成牙齿疼痛、牙齿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用牙齿开东西

有些人打开汽水瓶盖、咬线头、开包装等都喜欢直接上牙齿,孩子看见了也有样学样,喜欢用牙齿去开东西。如果长期去开硬质东西,会逐渐导致牙齿松动,变得脆弱敏感,吃东西时会有疼痛不适感,对牙齿伤害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经常吃软质食物

有些家长也是爱子心切,会给孩子吃质地柔软、好消化的食物,来减轻孩子肠胃负担。但孩子的牙齿和咀嚼功能是需要吃硬质食物锻炼出来的,长期吃软质食物,不利于孩子牙齿和咀嚼功能的发展。孩子六个月添加辅食后,家长就应该由软质食物逐渐转为固体食物,来促进孩子咀嚼功能的发展,可别用你认为的好害了孩子!

牙齿是人体最坚固的地方,但它同时也是十分脆弱的,特别是小孩子口腔没有发育完全,更需要家长去细心护理。日常控制孩子池塘量,同时督促孩子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帮助孩子养出一口洁白好牙齿。

芸芸高级育婴师,专注于孩子早教、幼儿护理、宝宝心理发育、亲子成长等多领域。从备孕到孕期,到宝宝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宝贝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