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癌上健康,本文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们可能经常会听人说饭后不能立即排便,否则呢,就容易引起胃肠道溃疡或者胃食管反流,但很多人往往都会有这个习惯,那么这个说法正确吗?有依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是不正确的,目前也没有任何依据支持这一观点。

说起来消化性溃疡呢,我们就不得不来聊聊它的发病机制,多种原因导致人体内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同时自身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胃食管反流则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所致食管的抗反流防御机制的减弱有关。至于这两种疾病的成因,都是和吃饭后立即排便没有任何关系的。

恰恰相反,相关书籍显示,晨起和吃饭后,人们的结肠活动是最活跃的,建议在这两个时间段尝试去厕所。而更有专家建议呢,早上吃完饭之后半个小时左右排便再合适不过了,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可以选择再午饭后或者晚饭后,看个人的时间安排和活动,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动作,它不包括不随意的低级反射活动和随意的高级反射活动。排便是可以随人的主观意志而延滞的,所以应该顺应起床或饭后排便的正常反射,除非条件不允许。如果人们经常一直便意的话,则可以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逐渐失去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多地吸收从而变得又干又硬,造成我们的排便困难,这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粪便干结,患者有排便困难和便后不尽感。慢性便秘虽然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疾病,却也因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等因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健康。因此,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首先,我们一定要定时的大便,简单来说,就是给自己固定一个特定上厕所的时间,如果是学生,早上起来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充足,就可以选择在中午吃完饭回到寝室写了一会儿作业然后午睡之前去上一个厕所,久而久之,就算没有上厕所的欲望也可以到那个时间点就去厕所蹲一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良好习惯了。有人并不大相信,其实是真的这样的,常说21天人们可以养成一个新的习惯。

人们身体的排便中枢也是有记忆功能的,到固定的时间就会自动发出排便信号,所以无论是对于普通人还是对于便秘者,这都是一个不错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注意一定要节制饮食,不能暴饮暴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生活规律一些,适当锻炼。当代人上厕所都喜欢抱着手机或者看书,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排便也是讲究注意力集中的,因此有不良习惯的我们一定要避免长时间看书或者是盯着手机。

只有生活方式健康,才能健康的生活。更多健康知识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