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末尾,靖蓉遇到了穆念慈母子。穆念慈的孩子还没有名字,便请郭靖取一个。修订版里,郭靖直接取名,叫这孩子“杨过”。新修版里他却只是说了自己的意思,具体的字眼则让黄蓉帮他想,理由是“我文字上不通”,于是为杨过取名的就成了黄蓉。

金庸作此修改,逻辑是:郭靖不甚聪明,文化也不高,而黄蓉既聪明又有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庸自己(晚年的)则是自作聪明。

让黄蓉取名,对她没有增光添彩的作用。黄蓉聪明,世人皆知,书中的表现太多了,没必要再增加一个显示她聪明的情节。何况这也并非黄蓉自己的想法,而是根据郭靖的意思去办。这件事里,郭靖扮演了“决策者”的角色,黄蓉反而是个“执行者”,就算显示了聪明也是有限的,还不如让黄蓉按自己的想法来呢。

郭靖虽然没有黄蓉的智慧,也没有多少文化,但不至于连个名字都取不了。古往今来,谁都要给自己的子女取名。难道文化不高就不能取名了?难道都是请算命先生取的名字?

郭靖取名是有诸多意义的。

他希望杨过长大后“有过必改”,那么“过”和“改”就出来了。古人往往有“字”,和“名”存在或正或反的联系。郭靖崇敬岳飞,自然知道岳飞表字“鹏举”,对“名”和“字”之间的联系总该知道点。“我给他取个名字叫作杨过,字改之”,这个逻辑没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靖和杨过的父母都有很深的渊源,也有不少交往,而黄蓉只和穆念慈交好。就亲疏而言,还是郭靖取名最合适。特别是,郭靖作为杨康的结义大哥,在穆念慈死后带回杨过,不仅抚养和教育,也启迪了他的侠义精神。杨过后来能迷途知返,行侠仗义乃至保家卫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郭靖的感召。郭靖是一代大侠,杨过也是一代大侠,杨过的名字为郭靖所取,不是更有传承之味和传奇色彩吗?

金庸一改,在某些人眼中,郭靖“蠢傻笨”的形象立得就更稳了,郭靖是“白痴”这个观点就更有说服力了:你连个名字都取不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不是全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