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柚子迷上了一部动画片,出自BBC儿童频道的《雨果带你看世界》,原来是打算给他做英语启蒙的,没想到,还顺带培养了他的思考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啊。

动画的男主角是个名叫雨果(Hugo)的小男孩,每集雨果都会和身边的小朋友们一起,针对一个主题,对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题词包括友情、英雄、耐心、知识、记忆、恐惧、梦想等。囊括了孩子们关心的一切大问题和小感受。什么是爱,什么是朋友?朋友让你失望了还会是朋友么?

通过雨果的思考,带动着看片的孩子们一起思考。

动画片每集都不长,只有5分钟,一共有52集,每天陪孩子看两集,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力,丰富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

01首先,丰富孩子的生活认知。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不明白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公平,什么是规则,什么是善良,什么是衰老、什么是变化等。

孩子都可以在动画片里找到答案,从而丰富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更好地理解世界。

对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很多抽象概念。而理解抽象概念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给他们提供每个概念的具体场景,最好是多个场景的演示,帮助他们去理解,去内化。

但孩子的生活体验并没有那么丰富,所以,绘本和动画片,就是很好的补充形式。

而这部主题鲜明的动画片,就是很好的学习载体。

比如第二集里,讲到“什么是朋友”,这个概念看似简单,但看完片子以后,我才发现里面大有学问。

在看动画片之前,我问小柚子“什么是朋友”,他就说出一大堆朋友的名字。

我问他:“朋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他就说出每个朋友的特点,这个不挑食,那个很勤劳……

可以看出,根据他的生活经验来,他只能建立这样单一、片面的认知。

而在这部动画片里,就通过不同场景的变化,丰富了对 “朋友”的认知。

“朋友是一起玩耍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是可以彼此分享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朋友是短暂的,有些朋友是永恒的。

除此之外,“我们怎么找到朋友?”以及“朋友还有可能伤害我,以及伤害我们了,我们要怎么办。”都在一个个小小的场景中,得到了诠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之后,对于朋友这个概念,他就有了很丰富、立体的认知。

02其次,丰富孩子对自我的情绪认知。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对孩子的情绪一头雾水,其实孩子自己也是如此。

他哭闹,你问他怎么了,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孩子对自我的情绪认知,其实是他们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而这部动画片,把生气、难过、恐惧、妒忌等常见的情绪,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给孩子看,让孩子知道,这些情绪是怎样的,是怎么来的,是好还是坏,会不会消失呢?

从而让他们真正认识了这些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柚子看完这部动画片,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更能明白自己的情绪,也懂得了负面情绪不一定是坏事,有解决的办法。

比如有天他跟我提了一个要求,我拒绝了他,于是,他开始大哭。然后我问他:“为什么雨果生气的时候,是对别人很凶的,而你生气的时候,总是用哭的呢。”然后,他说:“因为我是伤心和生气合在一起的”。

我才明白了,原来他的反应里,有这么复杂的情绪,当然,认识到这点后,我们就可以讨论下,怎么来处理这些情绪了。

03最后,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片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对于一个问题,总是进行了多维度、辩证的思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思辨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比如第一集里,讲到了“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大象是大,蚂蚁是小。

大和小,是根据它相邻的事物做对比得出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很直观的展示,让孩子明白,大和小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参照物来决定的。

还有谈到了,不一定大的东西就是容易看见的,小的就是看不见的。

比如一些情绪、想法,可能也是很大的东西,但是不一定是可以看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打破了我们的固化思维。

还有,大和小是会变化的。

比如冰激凌原本是大的,小朋友一直吃,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坏情绪也是一样的。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如果一直想着不开心的事情,那么坏情绪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去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呢,(比如明天我们要一起动手包饺子吃),坏情绪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再比如第28集讲到了“规则”,规则是生活中,我们需要共同去遵守的东西。

比如,比赛时同时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车辆要避让斑马线上的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看电视要经过父母的允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遵守规则,可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那么,遵守规则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呢?

比如,在追捕一个逃犯的时候,逃犯跑进了草丛里,草丛里竖着“禁止踩踏”的牌子,这时,我们是追还是不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画片每一集的结尾,雨果都会抛出一个类似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孩子去开动脑筋来思考。

要知道,比起得到标准答案,让孩子学会思考,更加重要。

让孩子跳出了所谓的条条框框,把握解决疑问的主动权。不是变动地接受答案,而是主动地去找寻答案。

这种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社会认知、自我认知,最终形成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会在孩子未来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时,学会寻求解决办法,从而受益终身。

当然,看动画片只是一个引子,看完之后,还有一个挺好的方法,我把它命名为“互动式观影”,就是在观看之后,和孩子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深度思考”。

比如每次小柚子看完一集,我都会让他谈谈对于这个主题的认识。

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然后我可以加入讨论,引导他做更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提出问题,把回答问题的机会交给孩子,而不是填鸭式地给孩子解说,让孩子开动脑筋,去说出他自己发现的答案。

看动画片是一次输入,表达是一次输出,而其中链接着的就是思考。当孩子一次次地去讨论一个话题时,他就会想着怎么去更好地表达,大脑就会不停地运转,去搜寻素材、依据、逻辑,这样,他的思考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升。

这样的延伸之后,我们就把看动画片这样一个看似单调的活动,变成了一个开动大脑的锻炼和挑战了。

最后说下,由于是英文的动画片,孩子只凭画面,可能没办法完全理解,所以一般来说,我会看两遍,第一遍安静地陪他看一遍,同时自己理解一下里面的内容;第二遍,我会边陪着他看,边进行解释,这也可以让他进一步理解里面的内容;最后,两遍观看结束了,进一步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