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德国和日本为了侵占世界可谓是倾尽了举国之力。

德国虽然始终没有像苏联那般进行全面的战时动员,但被英美和苏联夹攻之下,国内基本上也被打成了一片废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美国大兵在占领德国后,往往只要付出一个军用罐头的代价就能让德国美女委身相伴。原因无它,那就是战后的德国物资实在是太过匮乏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日本。在二战中,日本国力被压榨到了极限,为了支援军队作战,日本本土国民的生活水平始终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战争结束后,日本男性劳动力骤减,到处都是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饥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令人惊叹的是,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的短短几十年里就很快恢复了元气,重新回归到发达国家的行列。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笔者想先给诸位介绍一部冯小刚的电影:《1942》。

在《1942》的逃荒路上,张国立饰演的东家有一句十分经典的台词:“只要活着到陕西。给我十年,我还是地主。”

这句话虽然有些鸡汤,但却十分真实。因为东家他知道怎么从穷人变成地主,对他来说,最值钱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装在他脑子里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道理放在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身上同样适用。战争虽然将两个国家的财富消耗一空,却没有彻底断绝这两个国家的文明传承。

二战后德国和日本有相当一部分的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被保留了下来,这两个国家在战前以及战争中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并没有失传。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德国和日本发展生产力最核心的部分并没有在战争中被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在战争中高速发展的军用科技在战后被大规模转为民用。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二战甚至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进程。二战中德国和日本穷兵黩武,将科技点都加在了军事领域上。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把这些军事科技转换为民用后,就转变成了强大的经济推动力。

另外,战争还改变了德国和日本的生产关系。德日在战后都吸取了爆发二战的历史教训,再也不敢继续沿用战前那套高压扩张的发展模式,转而开始重视国民福祉,缓和国内矛盾,将发展的脚步转到了恢复经济的道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二战虽然将德国和日本的物质财富摧毁殆尽,却无法将他们的工业基因彻底抹去。在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德国和日本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毁灭性的战争也给这两个国家带去了破旧立新的机遇。

再加上战后为了共同对付苏联,欧美和德日站在了同一阵线上,得到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后,德日能够在废墟中迅速崛起也就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