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基建”已成新风口。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技术为精准抗“疫”和生活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智能问诊、远程办公、线上教育、无接触配送、个人健康码、智慧停车等,无一不彰显出数字技术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反映出人工智能、5G、大数据中心、智能设备等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表示,中国社会经济正在加速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更多、更发达的数字基础设施。AI、5G、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是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需。

从最紧迫的城市交通治理层面来看,“新基建”的核心在于城市停车。“停车难”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度,只有将城市停车“补短板”工程纳入整个“新基建”建设框架中,才能真正破解这一全球性、世纪性难题。

伴随着一系列促消费、稳增长政策出台,消费升级的欲望越来越强烈。除了被长期压抑的购车需求得到满足之外,消费者对车后服务质量也更加上心。他们不单单关心有无车位的问题,连带着对小区物业管理、商圈停车便捷程度,乃至城市交通治理等因素都一一考量。而这间接也给相关部门形成了倒逼压力,促使管理部门加快推进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建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新需求。

据了解,自2月初以来,全国已有广东省(佛山、广州、珠海)、湖南省(湘潭、长沙)、浙江省(杭州、宁波)、江西省(南昌)、吉林省(长春)等9个省市公布了相应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后续还将有更多城市参与其中。叠加国内巨大的汽车存量,这对停车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关键就在于如何融入“新基建”建设浪潮,达到停车供需动态平衡,形成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良性循环。

在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同步迈进的大背景下,国家提出“新基建”战略性布局,实乃高瞻远瞩。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新基建”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引擎。国家引导各地政府将投资和建设重心转移到“新基建”项目上,必然带动各行各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新动能卓有成效,旧动能自然而然被淘汰,城市治理井然有序,中国经济开启新一轮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