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时期的王钦若,是个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邀宠的马屁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钦若有个同事叫毋宾古,有一次他对王钦若说:

“各地农民都拖欠农业税,有的已拖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年积一年,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力偿还。可是因为账上挂着,基层当官的就年年下去催要,并且借机勒索,这都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王钦若听了之后,抢先报告宋真宗,宋真宗免去拖欠税款,老百姓都称赞真宗,因此,他对王钦若印象更好了。

王钦若正经事没多大能耐,但在搞小动作方面,很有成就。他“性倾巧,敢为矫诞”,鬼得很,善于弄虚作假。他故意对宋真宗说:

“要雪前耻,不如出兵夺回燕云十六州。”

真宗是个烂泥巴糊不上墙,不敢作战,只回答说要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钦若乘机说:

“那就搞封禅呗!既能镇服四海,又能夸示外国。”

真宗很喜欢这一套。

“取到经是唐僧的,犯了祸是孙猴子的。”

王钦若经常干这样的事。宋真宗命他与杨亿等人主修《册府元龟》,在修纂过程中,他每修纂一部分都要向真宗汇报,如得到真宗的褒奖称赞,他就将自己的名字列在第一以谢皇上。如果出了毛病,受到真宗的谴问,他就推卸责任,叮嘱书吏说是杨亿等人干的。

王钦若在当时属于主和派,主张把国都南迁,与主战的寇准对立。宋太祖曾经说过:

“不用南人为相。”

真宗的时候,想用临江军人王钦若做宰相,大臣王旦就出来用祖宗之法来阻挠,真宗只好妥协。后来王旦去世之后,王钦若才受到重用,王钦若就发牢骚说:

“王旦耽误了我做宰相十年!”

王钦若做科举主考官的时候,考生临津任懿为录取走后门,通过一个与王钦若要好的僧人惠秦搭桥引线,送了三百五十两的贿赂银票到王家。这场腌脏交易虽然做成了,但事后被人检举揭发,鉴于王钦若当时是真宗面前的红人,法司不敢深究,最后把贿赂舞弊的罪名安在考官洪湛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虽然知道这是冤案,但王钦若当时是副宰相,权势大,没人出来抱不平。
至道二年(即996年),开封府发生旱灾,当时主持开封府工作的太子赵恒大发慈悲地把田赋都免掉了。

可是不久,有人投诉他收买人心,谎报灾情。多疑的宋太宗派纪检委去调查,官员们回来都说确实有旱情,其中王钦若说实际的灾情比上报的还要严重。惶恐的赵恒很感动,上任不久就把王钦若调到京城总部任职。

王钦若伙同宋真宗造假,搞“天瑞”,想弄个山寨天书。真宗担心地说:

“王旦也许不会同意这么干吧?”

当时寇准已经被罢免宰相职位,发配出去了,由王旦任宰相之位。真宗就把王旦请来喝酒,正当喝得高兴的当儿,命人取出一樽酒来赐给王旦,说道:

“带回去同妻子孩子一起享用吧!”

王旦回家之后打开一看,里面装的全是美珠!从此,王旦成了造假的领头羊。

大中祥符元年(即1008年)正月,宋真宗把朝臣召集起来,然有介事地对大家说:

“去年有个穿绛衣的神仙对我说,将降天书‘大中禅符’三篇,说完就不见了。刚才城皇司来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梁上,原来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

王旦等当即磕头祝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宗趁热打铁,给京师放三天国假狂欢,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